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1000部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四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传梵大师法护等奉诏译
· 经名 · 卷数 · 跋序
· 品名 · 品数 · 译作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种种信解智力。谓佛如来于诸众生诸补特伽罗。所有信解种种差别。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贪爱。于嗔起解。广如经说。若诸众生本住着痴。于嗔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不善之法。于不善法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善法。于善法起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修下劣行。于殊胜法而起信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殊胜行。于下劣法而起信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下劣行。于殊胜分位而起信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殊胜行起下劣解。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于邪定聚。而起信解取彼定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于正定聚。而起信解取彼定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于正定聚取彼解脱。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欲界定法。从欲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色界定法。从色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无色界定法。从无色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三界定法。遍三界入。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本住下劣分位。而得殊胜之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本住殊胜分位。而得下劣之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起种种信解种种色相。种种受用种种领纳。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以先业故当感坠堕。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信解脱之法。取彼解脱。如来悉如实知。如来如是如实知已。随其所应即为说法。

  舍利子。此是如来信解智力。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若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种种信解最胜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世间种种信解法  过未现在无限量
  即彼信解如所思  佛人中尊皆晓了
  若于贪法起信解  而本住着嗔分位
  若嗔若痴义亦然  佛随信解皆明了
  住贪住痴等诸法  随心所持难思度
  相续无间遍所行  能仁胜智皆明了
  若诸众生下劣行  还复信解广大法
  行胜解劣义亦然  佛调御尊皆明了
  若众生取邪定聚  来还所起亦复然
  所有三界解脱门  佛随信解皆明了
  所生色相种种异  受用差别亦复然
  随先业故报无差  二足胜尊皆明了
  随其信解了知已  如其所应为说法
  第三胜解智力门  佛子当生清净信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三信解智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师子吼转妙梵轮。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种种界智力。谓佛如来。于种种界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于诸世间。以诸福行而为长养。如来悉能如实了知。若诸众生以非福行而为长养。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以不动行而为长养。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修出离行。如来悉如实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眼界色界眼识界。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又舍利子。如来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及虚空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如虚空故亦然了知。如来悉知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分别所起。知有为界是造作相。知无为界是无造作相。知杂染界是客尘烦恼相。知清净界是自性明亮相。知诸行界是不如理作意无明相。知涅槃界是如理作意明智相。

  又舍利子。若诸界依止诸界安住。诸界随顺。诸界建立。诸界作用。诸界意趣。诸界寂定。诸界住着。如来一一如实了知。随所知已即为说法。舍利子。此是如来种种界智力。如是胜力无有边际。若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如是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一切世间诸众生  以种种界为依止
  随转界趣义亦然  佛无上尊皆明了
  福非福及不动行  诸出离界义亦然
  随诸界趣安住心  涅槃无动常寂静
  所有眼界及色界  彼眼识界亦复然
  耳鼻舌身意界中  如来如实皆明了
  于其法界了知已  彼意识界亦复然
  了知诸法内外空  此即能仁大智力
  地界水界及火界  而彼风界亦复然
  如是诸界遍了知  犹如虚空等无异
  所有欲界及色界  彼无色界亦复然
  如来如是遍了知  及彼分别所起等
  而彼虚空无边际  诸界无边亦复然
  佛于一切虽遍知  不起我心能了解
  了知诸界无所生  亦知诸界无所灭
  如是诸界寂静心  无上丈夫皆明了
  如其虚空无边际  佛智无边亦复然
  以无碍智悉了知  种种信解皆解脱
  知心所起信解已  俱胝众生悉调伏
  如来第四力圆成  佛子当生清净信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四智力。广说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根胜劣智力。谓诸众生所有根性若胜若劣。如来一一如实了知。云何能知。谓下根中根及彼利根。亦复遍知殊胜诸根乃至积集。分别从贪所起诸业根性。从嗔所起诸业根性。从痴所起诸业根性。如来悉如实知。如是分别诸业虚妄所起贪嗔痴等。皆如实知。如是分别诸根从贪嗔痴少分所起者。如来悉如实知。分别诸根从贪嗔痴广大所起者。亦如实知。分别诸根从贪嗔痴执着所起者。亦如实知。若善因根性。若不善因根性。若不动因根性。若出离因根性。如来悉如实知。

  又舍利子。如来遍知一切众生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苦根乐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是二十二根。如来悉如实知。又诸根中。若眼根因通耳根分位。非鼻根舌根身根。如来悉如实知。若耳根因通鼻根分位。若鼻根因通舌根分位。若舌根因通身根分位。若身根因通眼根分位。如是诸根因及分位。如来悉如实知。若诸众生有布施根性修持戒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布施之法。若诸众生有持戒根性修布施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持戒之法。若诸众生有忍辱根性修精进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忍辱之法。若诸众生有精进根性修忍辱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精进之法。若诸众生有禅定根性修胜慧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禅定之法。若诸众生有胜慧根性修禅定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胜慧之法。总略乃至诸菩提分法。亦如是说。若诸众生具声闻根性。修缘觉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声闻乘法。若诸众生具缘觉根性。修声闻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缘觉乘法。若诸众生具大乘根性。而修声闻缘觉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大乘之法。若诸众生具最上乘根性。修大乘行。如来了知自他根故。即为宣说最上乘法。若诸众生具不堪任非法器根性。如来了知无所堪任非法器已。即当捐弃。若诸众生有所堪任。是法器者。如来即为宣说正法。舍利子。如来于一切众生中。若观察诸根而悉了知。不观察诸根亦悉了知。若出离根者而悉了知。不出离根者亦悉了知。随诸众生何等根性。若诸行法。若意乐因。若缘若障若究竟处。若最后根。如来一一皆如实知。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趣向彼岸诸根性  知众生性及意乐
  世间诸根遍了知  人中师子宣正法
  普观下中上根器  未曾有智而遍转
  知解脱器诸众生  智宣胜法令开晓
  决定烦恼诸所起  随众生根少或多
  如诸根性遍了知  随顺宣说智行法
  若诸众生具善根  或具不善诸根者
  眼耳鼻舌身意根  苦乐忧喜舍根性
  信进念定慧根等  男女命根亦复然
  如其宣说彼信根  余根胜义亦如是
  根性所行及诸相  随众生意而遍转
  应根宣说胜法门  智善明了诸苦法
  声闻诸根难解脱  唯佛菩提善出离
  声闻不知佛智因  为说菩提最胜力

  舍利子。此是如来第五智力。广说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至处道智力。谓佛如来遍一切处所向之道。皆如实知。云何能知。若众生界住正定聚者。住不定聚者。住邪定聚者。一一了知。若住正定聚众生界者。所有因力及彼先行。而悉具足开明利根。如来知彼有所堪任是解脱器。随昔因力而为说法。若住不定聚众生界者。以彼缘力成熟相故。随其所应说法教授即得解脱。若缘力未熟即不解脱。如来俟其因缘和合。值佛出世即为说法。彼于佛所得闻法已。深固勤行乃得胜果。若住邪定聚众生界者。不修正业。根性痴暗非其正器。如来不为说法。以其无所堪任非解脱器。如来知已即当损弃。是故诸菩萨应当勤行被精进铠。又舍利子。如来了知三种贪处。谓有贪处善相所起。复有贪处边际相所起。复有贪处先因所起。如来了知三种嗔处。谓有嗔处恼害相所起。复有嗔处贪不满意所起。复有嗔处宿习所起。如来了知三种痴处。谓有痴处无明因所起。复有痴处有身见因所起。复有痴处疑惑因所起。如来一一如实了知。又舍利子。如来于诸苦处。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以其利根故。或于苦处以迟缓神通而能了知。以其柔软根故。又复如来于诸乐处。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以其利根故。或于乐处。以迟缓神通而能了知。以其柔软根故。又于迟缓处。以迟缓神通而能了知。以障道故。于迟缓处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令得轻安故。于迅速处以迟缓神通而能了知。以无毕竟安隐故。于迅速处以迅速神通而能了知。以无别异故。又复有处。得决择力圆满非修习力。有得修习力圆满非决择力。有修习力及决择力皆得圆满。有修习力及决择力皆不圆满。如来一一如实了知。又复有处。意乐具足行不具足。有行具足意乐不具足。有意乐具足行亦具足。有意乐不具足行亦不具足。如来一一如实了知。又复有处。身业清净非语非心。又复有处。心业清净非身非语。又复有处。身语心业皆不清净。又复有处。身语心业皆悉清净。如来一一如实了知。

  舍利子。所有一切众生于一切处。所作因业若动若寂。如来以无碍智。随众生转。舍利子。如是如来至处道智力。无其边际与虚空等。诸住信菩萨。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佛善了知至处力  诸正定聚知彼因
  及不定聚诸众生  彼成熟相皆明了
  三种贪处佛善了  嗔痴三种亦复然
  三种烦恼差别门  佛悉了知因缘处
  苦处了知利根性  迟缓神通柔软根
  乐处利根亦复然  佛悉了知迟缓相
  有迟缓处迟缓力  或迟缓处利根性
  缓或迅速处迟根  迅速神通无异相
  有决择力无修力  或有修力决择无
  决择修力或俱圆  二种俱无皆明了
  有处意乐或圆具  而复行业未能圆
  俱有俱无二种门  佛能遍观皆明了
  有处身业得清净  非语非心净亦然
  或复语身清净时  非心清净义如是
  或有清净于心业  非语非身义亦然
  或复语心清净时  非身清净义如是
  身语心业皆清净  佛遍观察悉能知
  如其所成寂静门  此佛弟六胜智力

  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六至处道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乃至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染净所起智力。谓佛如来于自于他。所有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染净等法。悉如实知。云何能知。所有一切众生诸杂染法若因若缘。悉如实知。及彼众生诸清净法。若因若缘亦如实知。云何是因。云何是缘。谓即一切众生诸杂染中。不如理作意是因。无明是缘。无明为因行为缘。行为因识为缘。识为因名色为缘。名色为因六处为缘。六处为因触为缘。触为因受为缘。受为因爱为缘。爱为因取为缘。取为因有为缘。有为因生为缘。生为因所缘为缘。烦恼为因业为缘。见为因爱为缘。随眠为因所起为缘。一切众生诸杂染处。此如是因。此如是缘。如来一一皆如实知。又因缘者。所有一切众生。于清净法中有二因二缘。若诸众生闻他随顺语言音声。即能各各深固作意。于三摩地能善观想。善住心一境性。又二因二缘者。谓所起智及未起智。又二因二缘者。谓伺察生法不证涅盘。又二因二缘者。谓明行具足取证解脱。又二因二缘者。谓修习解脱门自性解脱智。又二因二缘者。谓尽智无生智。又二因二缘者。谓真实觉了。真实所得。如是一切众生于清净法中。有如是因有如是缘。如来一一皆如实知。又舍利子。所有一切众生有其多种。清净所缘杂染所缘。有取清净所缘者。如实伺察故。有取杂染所缘者。如实伺察故。有杂染所缘中取清净所缘者。如实伺察故。有清净所缘中取杂染所缘者。增上慢所执故。舍利子。如来胜智广大无边。而能遍转如实遍知。所谓离诸罪业寻伺善法。入离生喜乐初禅定门。从初禅定入至灭受想定起。乃至从灭受想定入还至初禅定起。八解脱者。谓顺入逆入及逆顺入。何等为八。一者有色观诸色解脱。二者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三者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者空无边处解脱。五者识无边处解脱。六者无所有处解脱。七者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者灭受想解脱。此八解脱。若顺若逆。等持等至及三昧耶皆能观想。然佛如来。于三摩地悉无分别。亦无所缘及彼所入。如来于一三摩地中。遍入一切三摩地门。从一定起。诸定亦然。如来于等引心。无相续转。无所得心。无能观心。所有一切缘觉三摩地。出过声闻三摩地。菩萨三摩地。出过缘觉三摩地。诸佛三摩地。出过菩萨三摩地。何以故。如来增上胜智悉遍转故。若发声闻心者。诸有语言及教授法。如来悉知。若发缘觉心者。若发菩萨心者。亦如实知。随其所应说法教授。舍利子。此是如来弟七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染净所起智力。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诸住信菩萨。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诸有众生杂染性  及诸众生清净因
  大无畏尊悉了知  知已随应为说法
  而诸烦恼所因者  从彼无明缘所生
  无明为因行为缘  乃至有支生诸苦
  一切烦恼诸根本  源由不如理作意
  从是因缘生有支  佛善了故为开晓
  诸业根本所谓行  无明及识而为缘
  乃至诸苦有支生  随他音声起诸法
  深固作意而内观  审知二因及二缘
  众生如实觉了因  以彼因故能寂止
  众生若求解脱因  应当善观诸缘法
  调御圣尊悉了知  深固安住戒清净
  如应审谛观空法  而善修习解脱门
  解脱三有苦难中  如实清净善开晓
  众生信佛清净法  空无相愿解脱门
  三摩钵底复善宣  声闻缘觉诸禅定
  众生备具诸烦恼  佛说禅定解脱门
  无染弟七力圆成  能调难调佛善说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七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宿住随念智力。谓佛如来以无上智。若自若他。无数多种诸宿住事。随念了知。若一生若二生。三四五生。若十二十三四五十。百生千生及百千生。乃至无数俱胝那庾多百千生事。随念悉知。若成劫若坏劫。若成坏劫。乃至无数成坏劫中。于某方某处。往昔世中诸有众生。如是名字。如是种族。如是姓氏。如是状貌。如是色相。如是形体。如是寿量。如是久住。如是苦受。如是乐受。于某处灭。于某处生。复于某处灭已。复某处生。若有表示。若无表示。若自若他。有无数多种宿住随念等事。若诸众生有如是因。由彼因故。诸所从来。如来一一如实了知。知已为说法要。所有一切众生过去心行。如来悉能任持了知。若心相续。若心所缘。若心生起。于所缘心不坏不灭。舍利子。如来于一众生。心相续知故。乃至于何等心。而悉相续。如实了知。从某心起。设经殑伽沙数等劫说不能尽。是故应知。诸佛如来了知一切众生心行。无其边际。经俱胝劫说不能尽。如来无上胜智亦无边际。舍利子。如是如来宿住随念。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有等比无其限量。不可算数不可记说。于诸众生无边际处。以佛神通智力随念能知。若诸众生随所生起种诸善根。若佛乘。若缘觉乘。若声闻乘。若诸善法。如来随念而悉能知。如来以大威力。随诸众生善根所缘。即为说法。令彼众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如其信解皆得出离。若发声闻乘心。若发缘觉乘心。若发无上正等菩提之心。舍利子。此是如来弟八宿住随念作证智力。无其边际与虚空等。诸住信菩萨。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百俱胝劫无边际  佛世灯照宿住事
  遍知自他五类心  如观掌中庵摩果
  寿量劫数及色相  生灭众生所起因
  具法器者亦悉知  过去无边无际等
  世间众生心心所  相续所生无间断
  圣尊大智遍了知  过去无量诸心法
  一众生心佛知已  殑伽沙数等亦然
  三有无际复无边  乃至后际不可尽
  如是所行智无尽  无数亦复无限量
  世尊智海广无边  悉知众生善意乐
  尊重能仁具无量  神通智力悉广大
  如昔所修善法因  以威神力能思念
  如是无量大福事  三种智通善思念
  安住不退转大心  已修胜行解脱道
  善逝正智无边量  能知一切众生心
  第八智力广无边  佛子当生清净信

  舍利子。如是如来弟八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天眼随念作证智力。谓佛如来以无上智清净天眼过于肉眼。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生时灭时。尊贵卑贱。善相恶相。趣向善趣趣向恶趣。随诸众生业报成熟所受其果。如来悉知。又若众生身语意业作诸不善。毁谤贤圣起诸邪见。以其积集邪见因故。身坏命终堕于恶趣地狱饿鬼傍生趣中。若诸众生身语意业作诸善行。不谤贤圣起于正见。以其积集正见因故。身坏命终生天界中。又复如来清净天眼。遍观十方一切佛刹。如虚空界无其边际。亦如法界无有限量。不可记说所有十方殑伽沙数等一切佛刹。如来智光而悉照现。或见一切大火炎炽。或见一切成坏等相。或见众生光明中来。或见众生生时灭时。或见菩萨光明中现。或见菩萨从兜率天没来生人间降神母胎。菩萨生已即行七步。所有菩萨住胎入胎悉能观见。或见诸佛世尊光明中现。或见菩萨成正觉果。或见诸佛转大法轮。或见诸佛厌舍寿命所有缘行入大涅盘。或见诸声闻众光明中现。又见声闻趣证涅盘。或见诸缘觉众光明中现。又见缘觉现诸神通作大清净。或有众生不能乘佛光明来者。谓外道众及五通仙众。不与声闻缘觉菩萨相等。是故不能乘光而来。以佛清净最上天眼智力光明。亦悉乘光而来。或复如来现车轮量广大光明。有诸众生乘光而来。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遍众生界。一切天人悉于如来智光中现。

  又舍利子。如来清净天眼。遍观一切佛刹诸众生界。何等众生所应化度。随其观已有应度者。佛即为现其前而化度之。是彼众生既得度已。余诸众生亦悉不知。舍利子。此是如来第九天眼作证智力。无其边际与虚空等。诸住信菩萨闻已净信。广说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善逝天眼净无垢  俱胝劫集善业因
  佛眼观照遍十方  佛刹广大不思议
  若成若坏诸事相  或见炎炽大火鬘
  或见多界浑然空  佛自然智皆明照
  广大难思众生界  若色无色亦复然
  或堕善趣恶趣中  佛自然智皆明照
  现在俱胝诸如来  及已涅盘诸圣尊
  并诸缘觉与声闻  佛自然智皆明照
  菩萨为欲利众生  诸所修行菩提行
  觉智明达无摄藏  佛自然智皆明照
  如是善逝无垢眼  众生微细悉能观
  第九智眼力难思  佛子应当生净信

  舍利子。如是如来第九智力。如来以具胜智力故。了知胜处。乃至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漏尽作证智力。谓佛如来以无上智力。诸漏悉尽非漏随增。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证自通已随诸所行。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来以是漏尽智力。清净明亮悉断一切种子习气。不与一切声闻缘觉而相等比。声闻漏尽者。有其限量不断习气。缘觉漏尽者。亦有限量舍离大悲及离辩才。如来漏尽者。诸相具足一切种子习气皆悉除断。大悲摄受无畏辩才深善伺察。一切世间无胜过者。住一心相和合所成。何以故。如来已无业种子故。无烦恼种故。于威仪道无过失故。其犹虚空清净澄莹。烟云尘雾悉不能染。如来漏尽智力亦复如是。一切烦恼种子悉不能染。如来安住如是清净漏尽智力。已尽诸漏说漏尽法。亦复宣说断取着法。令诸众生了知一切。虚妄分别诸所取着。而悉不起。普令众生如实伺察。如来以善方便说譬喻法。令诸众生于彼诸漏不实法中如实知已。于一切法无少法可取。于诸取着而悉寂止。舍利子。如来了知一切众生诸漏所集。诸漏灭法诸漏向灭之道。如来如实知已。随其所应为说法要。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漏尽作证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朋斯义说伽陀曰。

  漏尽智力佛圆具  广大无量净无障
  成满十力胜智门  趣证无上菩提果
  不同声闻漏尽智  种习限量结缚障
  人中最上最胜尊  蠲除种习及限量
  所有缘觉漏尽智  捐舍大悲及辩才
  世尊漏尽智圆成  大悲辩才皆无量
  佛善安住漏尽智  悉知世间漏不实
  于一切法虚妄中  此理如应皆善了
  悲念世间极苦恼  说法无我空无常
  虚假不实诸相中  应观最上寂静地
  无我无人无众生  作者受者悉皆无
  于一切法虚妄中  佛悲心观解脱道
  如来已离诸疲懈  实智亦无忘失法
  能仁常住相应门  广利世间宣正法
  十力能摧于他法  十力无边等虚空
  善能安住十力尊  转最上轮无等比

  舍利子。如是如来十种智力。如来以具十智力故了知胜处。于天人世间能师子吼。转妙梵轮。所有一切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不可思议最胜智力。应当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四无所畏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应发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其有四种。如来由具四无畏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能狮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悉不能转。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无与如来同其法者。舍利子。何等是为四无所畏。一者一切智无畏。谓佛如来已能圆具无上胜智。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成无上正等正觉。此法唯佛自所证知。余诸天人世间。不能与佛同其法语。如来以此法故成等正觉。云何说名如来成等正觉。谓佛如来以一切法平等故。而成正觉。于诸法中无高无下。若异生法。若圣人法。若诸佛法。若有学法。若无学法。若缘觉法。若菩萨法。若世间法。若出世间法。若有罪法。若无罪法。若有漏法。若无漏法若有为法。若无为法。于如是等一切法中。如来悉平等故。此名如来现成正觉。此中云何名为平等。谓空平等见自性故。无相平等相自性故。无愿平等三界自性故。无生平等生自性故。无作平等作自性故。无起平等起自性故。无含藏平等含藏自性故。如所说平等三世自性故。明解脱平等无明有爱自性故。涅槃平等诸行自性故。舍利子。以如是等诸法平等。是故如来现成正觉。如来于大众中。得无所畏。以如是法教示众会。令诸众会咸生欢喜。身得喜故心极信顺。复令众会适悦快乐。如来大悲相应具真实故。平等性故。如实性故。无异性故。无种类性故。无所观性故。无生性故。无离性故。无所取性故。如来所具无畏法中。实无少法可取。亦非无取。如来无畏法中亦无虚诳。如实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尽一切世界。舒坦无碍如来如实之法。甚深微妙难解难知。如来起大悲心。即以是法起种种方便。为诸众生。广大宣说圣出离法。能尽诸苦。如来以大愿力。一切众生无师范者。为作师范。未成正觉者。令成正觉。所有一切众生。驰流诸境断见等者。如来以无畏法。悉令清净。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无畏边际。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此说是名如来第一无畏。

  复次舍利子。二者漏尽无畏。谓佛如来具足无上胜智。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尽诸漏得无所畏。而彼一切天人世间。无能与佛同法语者。此复云何如来已尽诸漏。谓佛如来欲漏已尽。心得解脱。断灭一切贪行种子。如来有漏已尽心得解脱。断灭一切嗔行种子。如来无明漏已尽心得解脱。断灭一切痴行种子。如来见漏已尽心得解脱。断灭一切烦恼所行种子。此等是名如来诸漏已尽。如是所说皆世俗所成非胜义谛。胜义谛者谓最上圣智慧中。若知若断若修若证。而无少法可住。何以故。如所说尽。彼实知。若诸众生修出离行。如来悉如实知。又舍利子。如来如实了知眼界色界眼识界。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佛了知内空外空内外空故。又舍利子。如来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及虚空界。悉如实知。云何能知。谓如虚空故亦然了知。如来悉知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分别所起。知有为界是造作相。知无为界是无造作相。知杂染界是客尘烦恼相。知清净界是自性明亮相。知诸行界是不如理作意无明相。知涅槃界是如理作意明智相。

  又舍利子。若诸界依止。诸界安住。诸界随顺。诸界建立。诸界作用。诸界意趣。诸界寂定。诸界住着。如来一一如实了知。随所知已即为说法。舍利子。此是如来种种界智力。如是胜力无有边际。若诸住信菩萨于佛如来如是智力。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适悦之相。发希有想。

  如来无畏边际。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此说是名如来第二无所畏法。如来由具无所畏故。一切天人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复次舍利子。三者说障道无畏。谓佛如来具足无上胜智。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说诸障道法能障圣道。乃至一切天人世间。无能与佛同法语者。云何名为障道之法。有其一法能障圣道。何等为一。谓诸众生心不清净。二法能障圣道。谓无惭无愧。三法能障圣道。谓身恶作语恶作意恶作。四法能障圣道。其四种法皆堕恶趣。谓贪欲当堕恶趣。嗔恚当堕恶趣。愚痴当堕恶趣。怖畏当堕恶趣。五法能障圣道。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语饮酒。六法能障圣道。谓不尊重佛。不尊重法。不尊重僧不尊重戒学。不尊重定学。不尊重修头陀行者。七法能障圣道。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邪慢。增上慢卑慢。八法能障圣道。谓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勤。邪念邪定。九法能障圣道。谓于我身作无义利。生起害心。已作现作当作。于我所爱作无义利。生起害心。已作现作当作。于我非爱作无义利。生起害心。已作现作当作。十法能障圣道。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嗔邪见。舍利子。如是等法能障圣道。乃至不如理作意。相应所生结使。此法无味。是不可观是不可行。由颠倒勤行故不出离。生起一切爱见。取着于身语意业。爱着增炽。如味了知诸法能障圣道。知已如实为诸众生。广大宣说障道之法。令诸众生寂止近止。说除断法普为教示。令诸众会咸生欢喜。身得喜故心极信顺。复令众会适悦快乐。如来大悲相应具真实。故平等性故。如实性故。无异性故。无种类性故。无所观性故。无生性故。无离性故。无所取性故。如来所具无畏法中。实无少法可取。亦非无取。如来无畏法中亦无虚诳。如实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尽一切世界。舒坦无碍。此如是等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甚深正法。如来悉具足已。大悲之心所逼切故。为诸众生。说断障道之法。普令一切寂止近止。舍利子。如来无所畏法。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无畏边际。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此是如来第三无所畏法。如来由具无所畏故。一切天人世间。无与如来同其法者。复次舍利子。四者尽苦道无畏。谓佛如来具足无上胜智。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说圣出离法能尽苦道。乃至一切天人世间。无能与佛同法语者。云何名为圣出离法能尽苦道。其有一法。是圣出离道。何等为一。谓诸众生心悉清净。二法是圣出离道。谓奢摩他毗钵舍那。三法是圣出离道。谓空无相无愿。四法是圣出离道。谓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五法是圣出离道。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六法是圣出离道。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七法是圣出离道。谓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舍觉支念觉支定觉支。八法是圣出离道。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九种欢喜根本法。是圣出离道。谓观喜适悦。轻安快乐。等持如实知见。寂静离染解脱。十法是圣出离道。谓远离杀生。远离偷盗。远离邪染。远离妄言。远离绮语。远离两舌。远离恶口。远离贪欲。远离嗔恚。能具正见。舍利子。如是所说诸圣出离法。能尽苦道。乃至诸善菩提分法。戒蕴相应。定蕴相应。慧蕴相应。解脱蕴相应。解脱知见蕴相应。四圣谛法相应。此等所说。皆名圣出离道。复有圣出离道。谓正所行。此正所行。彼即无法可行。亦非无行。无入无出。无取无舍。何以故。若已行。若当行。二法皆离彼一切法。无二亦然。此如实知见。是圣出离道。如来于此圣出离道。自了知已。为诸众生广大宣说。令诸众会咸生欢喜。身得喜故心极信顺。复令众会适悦快乐。如来大悲相应具真实故。平等性故。如实性故。无异性故。无种类性故。无所观性故。无生性故。无离性故。无所取性故。如来所具无畏法中。实无少法可取。亦非无取。如来无畏法中亦无虚诳。如实故平等。法界平等。于是平等法中。普尽一切世界。舒坦无碍。此如是等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甚深正法。如来悉具足已。大悲之心所逼切故。为诸众生。广大宣说圣出离法。令诸众生咸悉觉了尽苦边际。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四无所畏法。如来由具四无所畏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作狮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悉不能转。乃至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无与如来同其法者。舍利子。如来如是四无所畏。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无畏边际。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如是不可思议无畏之法。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彼一切法皆平等  佛自然智随觉了
  由是现证佛菩提  如来平等普观视
  世间一切异生法  与诸佛法悉平等
  有学无学诸法门  及缘觉法亦如是
  所有世间一切法  及彼出世胜法门
  善恶无动法亦然  与涅盘道皆同等
  所有空法无相法  彼无愿法亦复然
  无生无作诸法中  如来平等同观照
  此平等法了知已  佛为众生广宣说
  化众生归解脱门  牟尼第一无所畏
  解脱世间三种法  为众生说解脱门
  佛大无畏人中尊  此名第二无畏法
  虽知诸佛演正法  何故亲近不解脱
  心不清净惭愧无  由斯一二为障碍
  复由身语意三业  不遵戒法而恶作
  贪嗔痴怖起四愆  彼诸杀害并偷盗
  邪染妄言饮酒五  六不尊重七慢生
  八种邪法旋复兴  彼九恼处多过失
  后起十种不善业  于解脱道为障碍
  深固作意不了知  为痴暗道所覆蔽
  取着虚妄及迷醉  颠倒勤行了知已
  乃复亲近正法门  此名第三无畏法
  清净法门无限量  近正法故证菩提
  唯佛智知寂静门  知已广施甘露法
  佛最称赞菩提分  乃至广多诸善法
  习近故为解脱门  佛十力尊善宣说
  深固勤行离诸染  于其善法悉相应
  是法非法无著心  寂静解脱离忧怖
  如实了知诸善法  如空寥廓而无碍
  无执着法亦复然  彼能出离三有海
  三有海中迷著者  十方尊说业所生
  佛令解脱悲愍心  四无畏法虚空等

  舍利子。如是所说如来四无畏法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大悲之心不可思议。诸住信菩萨闻是说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舍利子。如来大悲心者。所谓不舍一切众生。常行悲愍为成熟故。随悲心转而无不转。是故当知。如来大悲之心。无有限量不可思议。复无等比。亦无数量。不可称说。最为甚深。如其语业不能宣说。何以故。随佛如来所证菩提亦然。如是为诸众生起大悲心。随如是菩提即如是大悲。舍利子。云何如来得证菩提。如来无根本无所住故。乃证菩提。云何名根本。复何名住。谓有身见为根本。依虚妄分别而住。如来以其菩提平等故。平等了知。二法亦悉平等。是故说名无住无根本。如来由是现成正等菩提。而诸众生于无住无根本法。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寂静近寂。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寂静何名近寂。内谓寂静外谓近寂。所以者何。谓眼空故我我所无自性。此名寂静。如是耳鼻舌身意空故。我我所无自性。此名近寂。知眼空已色无所取。此名寂静。乃至知意空已法无所取。此名近寂。而诸众生于此菩提寂静等法。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自性明亮。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云何名为自性明亮谓由自性无所染故。与虚空等。虚空自性周遍一切。以虚空平等故。一切法平等。毕竟自性如是明亮。此明亮性所应觉了。诸愚夫异生。以客尘烦恼之所染故。于此自性明亮法中。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无出无入。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无出。以无相故无出又无出者。一切法无舍故。无入者。一切法无取故。如来于是无出无入法中。平等观照。如来无此无彼。一切法离彼此故。是故如来现成正觉。如是无出无入法中。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无相无所缘。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无相何名无所缘。谓眼识无所得。名为无相色无所观。名无所缘。乃至意识无所得。名为无相。法无所观。名无所缘。舍利子。此无相无所缘法。是诸圣境界。何名圣境界。谓即三界是圣境界。若诸圣境界。彼即无境界。而愚夫异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非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平等三轮清净。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三轮清净。谓过去心无转。未来识无觉了。现在意无动。而心意识都无所住。过去无分别。未来无领纳。现在无戏论。此三平等三轮清净之法。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又舍利子。菩提者是无为。由如是故我成正觉。谓非眼识所知。乃至非意识所知。此名无为。无为即无生无灭无住。此说亦名三轮清净。是即无为。然于有为之法亦悉了知。何以故。一切法自性彼即无性。无性即无二。无为之法。亦非身证。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是无差别句。由如是故我成正觉。何名无差别。复何名句。谓如所说名句。无住名无差别。法界名句。无种种性名无差别。实际名句。无动性名无差别。空名为句。无所得名无差别。无相名句。无寻伺名无差别。无愿名句。无分位名无差别。无众生名句。无众生自性名无差别。虚空名句。无所得名无差别。无生名句。无灭名无差别。无为名句。无所行名无差别。菩提名句。近寂名无差别。涅盘名句。无所转名无差别。舍利子。此如是等。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非身心可证。何以故。是身无知无作无转。如草木瓦砾。是心如幻如水月阳焰。应当觉了。身心若然即是菩提。此乃世俗所行。亦非菩提有少法可说。若身若心。若法若非法。若真实若不真实。若诚若妄。悉无言说。何以故。菩提无言说故。彼一切法亦无分位可容言说。犹如虚空了无分位。无言说故。菩提亦然了无分位亦无言说。舍利子。若其如实审伺察时。彼一切法本无言说。法无言说亦非无说。此诸法理。而诸众生不能觉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无取亦无含藏。何名无取何名无含藏。谓知眼故名为无取。色无所观名无含藏。乃至了知意故名为无取。法无所得名无含藏。舍利子。如来以无所取无含藏故。现成正觉。又眼无所取。色无含藏。识无所住。乃至意无所取。法无含藏。识无所住。彼无住识。于彼一切众生心住。此云何知。谓有四种法。于一切众生心住。何等为四。谓色中住受想行中一切众生心住。如是四法众生心住。然其所住亦即无住。如来了知如是无住之法真实之际。而诸众生不能觉了。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是空增语。以其空故菩提亦空。诸法亦空。如来以其诸法空故。现成正觉。亦非空故空有所证。若空若菩提同一理智而无有二。以空及菩提本无二故即无种类之法。以其诸法无二无种类故。即无名无相无行。毕竟无行无集法中。此说名空。是中悉离执见取着。而于胜义谛中。无有少法可得。以如是故。乃说名空。此所说空如虚空故。即此虚空欲说为空。而亦无言可说为空。空亦无言而可说故。于是空中若解入者。乃一切法假名施设。然其名字而不在方亦不离方。如其假名不在方不离方故。由是诸法假名施设。一切法亦然。而不在方亦不离方。如来如实了知。本来如是无生无起。如实知已。自性解脱无缚无解。而愚夫异生于如是法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如虚空故。而悉平等无高无下。菩提亦然等无高下。若知诸法毕竟都无。亦复无高无下可说。舍利子。如来以一切法无高无下故。现成正觉。虽有所成亦无微尘许法。若高若下而可施作。如实智知无此彼法。何名如实智。谓无根本法虽有所生而无摄受。亦无主宰。以无主宰无摄受故。若生不生随缘所转。然于是中无法可转。亦非无转。如来于法而亦不说断灭之相。如是无断灭法。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又舍利子。菩提是如所说句。何名如所说句。如其菩提。色法亦然。而不难真如。如其菩提。受想行识亦然。亦不离真如。如其菩提。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亦然。亦不离真如。如其菩提。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亦然亦不离真如。由是施设。此如是等诸圣法门。所谓蕴处界等。如来以如实法故现证菩提。以无颠倒法故现证菩提。如其先说中后亦然。先际无生后际无去中际性离。如是如所说句中。如说一法多法亦然。如说多法一法亦然。如其所说若一若多都无所得。如是如所说句。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入相入无相。何名为相何名无相。此说相者。谓即所起一切善法。无相者即一切法都无所得。又相者。谓心无所住分位。无相者即无相三摩地法。又相者即思惟称量算数伺察。无相者即出过称量。云何出过称量。谓识业无故。又相者谓有为伺察。无相者即无为作证。此相无相法。愚夫异生不能解入亦复不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者无漏无取。何名无漏何名无取。此说无漏者。谓离四种漏法。一离欲漏二离有漏。三离无明漏。四离见漏。无取者谓离四取。一离欲取。二离我语取。三离见取。四离戒禁取。如是四取。一切皆由无明覆蔽。爱水滋润。我见执取蕴处界法。如来了知彼我语取为根本故。得我清净已。一切众生亦悉清净。若其清净即无少法而可分别。若无分别即能深固作意若深固作意相应。即无明不能起发。由其无明不起发故。即十二有支亦复不起。彼即无生彼即决定。若其决定即调伏义。是即胜义。胜义谛中即无补特伽罗义若无补特伽罗义。即是不可说义。若不可说义即缘生义。若缘生义即正法义。若正法义即如来义。由如是故。当观诸法皆从缘生。若能见法即见如来。如其所见若如实伺察。即无少法可见。若无法可见。即见无相及无所缘。若如是见即真实见。如来由此法故现成正觉。平等故平等。如是无漏无取之法。愚夫异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菩提清净无垢无著。何名清净何名无垢何名无著。谓空是清净。无相是无垢。无愿是无著。无生是清净。无作是无垢。无起是无著。自性是清净。圆净是无垢。明亮是无著。无戏论是清净。离戏论是无垢。戏论近寂是无著。真如是清净。法界是无垢。实际是无著。虚空是清净。寥廓是无垢。广大是无著。知内是清净。外无所行是无垢。内外无所得是无著。知蕴是清净。界自性是无垢。处离诸业是无著。过去尽智是清净。未来无生智是无垢。现在法界安住智是无著。舍利子。此清净无垢无著。有其一法而能普摄。谓寂静句。若寂静即遍寂。若遍寂即近寂。若近寂即无寂。此是牟尼圣尊所说。

  又舍利子。如虚空故菩提亦然。如菩提故诸法亦然。如诸法故众生亦然。刹土亦然。涅盘亦然。此即名为涅盘平等。是一切法毕竟边际清净正因。无所对治离对治因。本来清净。本来无垢。本来无著如来了知彼一切法若色无色本如是故。现成正觉。观诸众生界清净无垢无著故。即起游戏神通。乃于众生转大悲心。舍利子当知。如来大悲之心清净无垢无著。于诸众生常所运行。然无发悟。无所生起。无所观瞩。普尽十方一切世界。舒坦无碍。舍利子。如来大悲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大悲边际。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不可思议大悲心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以无根本无住法  现证菩提佛所宣
  如所觉了亦复然  为诸众生广宣说
  知内眼根名为空  知外色法空亦然
  寂静近寂妙法门  佛证菩提如是说
  彼诸众生不觉了  毗钵舍那奢摩他
  开觉句义为众生  佛大悲心方便转
  诸法自性本明亮  菩提清净等虚空
  为彼众生不了知  佛大悲心方便转
  一切众生多执取  不能如理而相应
  无入无出妙法门  佛证菩提如是说
  为诸众生不了故  如来乃起大悲心
  诸法无相无所缘  此是诸圣之境界
  诸愚夫为非境界  佛证菩提方便宣
  而诸异生不了知  为开觉故由斯说
  如来为诸众生故  随应所起大悲心
  无为自性妙法门  本来不生亦不灭
  当知彼法无所住  时中三种相应相
  而诸愚夫不了知  诸法有为自性故
  随应所起大悲心  为令了知此理法
  菩提非身所觉知  非心觉故亦如是
  身本自性无知觉  心如幻法亦复然
  而彼愚夫不了知  如是身心自性故
  随应所起大悲心  为令了知此理法
  佛证最上胜菩提  自然智尊坐道树
  坐已普观众生界  旋转种种恶趣中
  佛见极生哀愍心  生死轮中大悲转
  憍慢等法所迷着  见网缠覆苦计乐
  无常不净我众生  此等颠倒而计执
  佛见极生哀愍故  于取着中大悲转
  痴盖遍覆三有中  暗冥悉无光明照
  如日光明云所覆  无垢智光悉隐蔽
  佛见极生哀愍心  生死轮中大悲转
  贪爱故生诸恶趣  破坏正道而极坏
  地狱傍生饿鬼中  众生业故皆堕落
  如先佛说诸正道  开明显示为众生
  佛见极生悲愍心  生死轮中大悲转
  了知诸法如实性  廓然明照等虚空
  如佛所说诸世间  不知最上清净法

  舍利子。如是所说。是为如来不可思议大悲之法。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复次舍利子。如来所有十八不共佛法。诸住信菩萨闻是说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而是十八种法。如来以具足故了知胜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悉不能转。所有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无与如来同其法者。云何名为如来十八种法。一者如来三业无诸过失。所谓身无过失故。若智若愚无与如来同法语者何以故。佛世尊者身业清净无诸过失。如来身相端直。诸威仪道进止可观。若向若背若屈若伸都无缺失。被僧伽梨执持应器。而僧伽梨衣离地四指。毗蓝婆风不能吹鼓举足下足行住坐卧威仪如法。于城邑聚落。若入若出下足按地。而不损触千幅轮相。于虚空中。雨众莲华及诸妙香。又复如来足按地时。傍生趣中诸众生类。于七夜中悉得快乐。命终之后得生天界。佛身光明普遍照耀。下至阿鼻地狱。彼诸众生蒙光照触皆获乐受。此名如来身无过失。又复如来语无过失。此语无过失者。若智若愚无与如来同法语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所出语言悉知时故。是如实语。诚谛语。平等语。如说能行语。无众杂语。令诸众生欢喜语。无重复语。善文善义妙庄严语。以一语言音声。随诸众生种种意乐。咸生欢喜语。此名如来语无过失。又复如来心无过失。此心无过失者。若智若愚无与如来同法语者。何以故。舍利子。如来虽常住等引心。而不舍离一切佛事。常所施作心无所观。于一切法。无碍知见而常运转。此名如来心无过失。即以如是心无过失之法。为诸众生亦然宣说。普令断除诸心过失。此等是名如来第一不共佛法。

  舍利子。如来心无爱着。所有一切魔及魔众。并余邪异外道。于佛如来伺不得便。何以故。如来若顺若逆若尊重若损害。皆已离故。一切众生若起尊重。心亦不高。若不尊重。心亦不恚。如来诸所作事已作见作。悉无流散不起爱着。亦复不与世间相违。以如来心无爱着故。修无诤行。如来无我无执无取离诸结缚。是故如来无所爱着。以其无故。为诸众生亦然宣说断爱着法。此是如来第二不共佛法。复次舍利子。如来无失念。若有失念即有痴暗以其如来无痴暗故。即于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悉无障碍。所有一切众生心行动转。普观察已。即为如应宣说法要。由无忘失故。于诸法义乐说辩才。及无碍解皆无忘失。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具无碍智见故。自解了已即为众生。广大宣说过去未来现在无碍智见无忘失法。此是如来第三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常住三摩呬多。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食。食已或复默然。心无所得。如来已得甚深三摩地法及最上波罗蜜多。能观所观悉无障碍。所有一切众生及众生聚中。悉不能观如来之心。唯除如来加持力故。如来常住三摩呬多心已。即为众生。如应宣说三摩地中清净舍法。此是如来第四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无种种想。不于种种想及诸境界而住其心。何以故。如来于刹土中。无种种想。刹土如虚空。无有尽故。于众生中无种种想。众生自性无种种故。于诸佛中无种种想。法界无差别平等智故。于诸法中无种种想。离贪法故。如来于众生中。见具戒者不起敬心。见毁戒者不起慢心。不饶益者现起饶益。无不饶益普饶益故。不调伏者平等调伏。邪定聚者亦不轻慢。如来于一切法中。起平等行。此名如来无种种想。即以此法为诸众生。宣说断除种种之想。此是如来第五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诸舍法无不决择。何以故。如来于修道者而行舍法。非修道者亦不弃舍。于修心者而行舍法。非修心者亦不弃舍。于修戒者而行舍法。非修戒者亦不弃舍。于修慧者而行舍法。非修慧者亦不弃舍。于智行舍不弃愚痴。舍出世间不弃世间。于圣出离者而行舍法。非圣出离者亦不弃舍。如来转妙梵轮而行舍法。于诸众生亦不舍离大悲之心。如来自所证成平等舍法。不假对治而能随顺。舍利子。又复如来于舍法中无高无下。亦无所住。已得不动离于二法。无出无入。依时而舍不越于时。无动摇无别异无分别无所观。无和合无表示。无实无虚。无诚无妄。亦无领纳。如是如来舍法具足。即以是法为诸众生。广大宣说令舍法圆满。此是如来第六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所欲无减。何名为欲。谓善法欲。复何名无。谓即如来大慈心欲无减。大悲心欲无减。说法欲无减。化度众生欲无减。成熟众生欲无减。伺察欲无减。教示菩萨欲无减。令三宝种不断欲无减。如来所欲所向智为先导。如是等如来所欲。皆为令彼一切众生。圆满无上一切智果。如其所应宣说法要。此是如来第七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精进无减。以其如来精进力故。普为化度一切众生不舍精进。令听法者不生疲倦。如来于听法者亦无所得观其法器。如来随应为说法要。不生疲懈亦无中止。当说法时不念饮食。于其中间不舍众生。如来过度殑伽沙数等诸佛刹。其中若有一众生未化度者。如来身语心业悉无疲倦。三业轻安发起精进。如理勤行令诸众生得圣解脱。是为如来为诸众生大精进力。此是如来第八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一切处。一切种诸念无减。如来正念悉无忘失。何以故。诸佛如来相续现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有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心。如来悉能任持观察。如来于诸念中。毕竟不复有所忘失。随诸众生一切心行。而悉了知。如来不复思想观视。正念无减。住三聚法了众生根。解入众生一切意乐。观众生行。如来亦无思惟伺察。说法无断。所以者何。随其如来念无减故。念即寂静悉无忘失。即以是法为诸众生广大宣说。此是如来第九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等持无减。所有如来等持之法。即是一切法平等。如其所说诸法平等。何名如来等持无减。谓若真如平等即等持平等。若等持平等即诸如来平等。若入是平等法门。此即说名三摩呬多。若贪际平等。即离贪际平等。若嗔际平等。即离嗔际平等。若痴际平等。即离痴际平等。若有为际平等。即无为际平等。若生死际平等。即涅盘际平等。若入是平等法门。即名如来等持无减。何以故。由等持无减故即毕竟无减。又复如来等持之法。非眼相应。非耳鼻舌身意相应如来于其诸根无所缺坏。不依止地界。亦不依止水火风界。不依止欲界色界无色界。不依止此界他界。以无依止故即无所减。是为毕竟无减。以其如来等持无减故。即以此法为诸众生广大宣说。普令众生获得如来等持法门。此是如来第十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慧无减。如来胜慧云何能知。谓一切法不随他信智。无众生寿者补特伽罗于法有所得智。无尽无碍解善巧之智。分别句义智。于一句中入百千劫加持宣说智。随诸所问各各宣说断疑惑智。于一切处无障碍智。建立三乘善宣说智。八万四千心行悉了知智。八万四千法蕴随应说智。如是如来最上胜慧。无边无际说不能尽。如其如来胜慧无减。即为众生广大宣说慧无尽法。此是如来第十一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解脱无减。何名如来解脱无减。所谓随应悉令解脱。诸声闻众闻声解脱。诸缘觉众。觉悟缘生而得解脱诸佛世尊离诸障碍二取解脱。此说解脱者。先际诸佛已往。后际诸佛未至。现在诸佛不住。由是眼色二取解脱。耳声鼻香舌味身触二取解脱。无取无著无依止解脱。心自性明亮故。智亦复然。此说名为一心相中相应胜慧如来由是。现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如其所证即以此法。为诸众生广大宣说。此是如来第十二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一切身业智为先导。随智所行。以其如来身业具足故。一切众生见佛身者悉得调伏。闻佛说法者悉得调伏。观佛默然者悉得调伏。睹佛受食者悉得调伏。见佛威仪者悉得调伏。瞻佛众相者悉得调伏。观佛妙好者悉得调伏。瞻佛不可见顶相及放光者。悉得调伏。见佛举足下足于城邑聚落若入若出者。悉得调伏。诸佛如来于四威仪道中。而无不为众生作调伏事。此名如来身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此是如来第十三不共佛法。复次舍利子。如来一切语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何以故。诸佛世尊不说虚假之法。说无断法。善乐说法。如来诸有语言。未知者令知。无高无下无纡烦语。无屈曲语。无粗涩语。无恶戾语。无巇崄语。善柔软语。无衰朽语。无轻动语。无娆恼语。无迅速语。无迟缓语。善分明语。善演说语。善了知语。妙说相妙音声。无破缺无过失。极甘美广大殊妙。无尘离尘。无垢无暗。显焕无碍。和合明亮。神通无劣。音响不破。能生妙乐。身得欢喜。心极信顺。息除贪爱。息除嗔恚。息除愚痴。降伏恶魔。制诸罪业。息邪异语。止不了语。如击鼓音声。如迦陵频伽声。如帝释声。如梵王声。如海潮声。如云雷声。如地振声。如雁王声。如孔雀王游戏声。如拘枳罗声。如命命鸟声。如鹿王声。如箜篌声。分明解了声。悦意乐闻声。甚深清亮无喑哑声。生妙乐声。生善根声。文句不断声。文句乐说声。义句和合声。法句和合声。知时声。顺时声。不越时声。知自他根善演说声。布施庄严声。持戒清净声。忍辱柔和声。精进勇悍声。禅定妙乐声。智慧毕竟声。大慈和合声。大悲无倦声。大喜明亮声。大舍究竟声。建立三乘声。令三宝种不断声。安立三聚分位声。三解脱门清净声。观四谛声。观察智声。不毁智者声。诸圣称赞声。随知虚空无量声。诸相具足声。舍利子。此如是等。是名如来一切语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此是如来第十四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意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何以故。如来心法而不可说。如来意法识法。不可以智慧辩才而能测度。如来智慧随知一切众生心。随入一切众生意。通达一切众生智。诸法决定。诸等持法亦无他信。超越所缘离诸缘生。息除三友及诸恶趣。越诸魔法诸魔异。解脱诸谄幻法而悉远离。舍我我所。去除无明痴暗覆蔽。修八正道离诸疑惑。与虚空等。法界平等而无差别。舍利子。如是等法。是为如来所有意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行。此是如来第十五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过去世中。以无著无碍智见。随转所转。云何舍利子。谓过去世诸佛刹中。若成若坏彼一切事。如来以算数方便而悉能知。又佛刹中所有一切药草树林而悉能知。又佛刹中所有一切众生众类众生施设。而悉能知。又佛刹中所有一切众生。种种性行种种色相周遍广大。而悉能知。又佛刹中诸佛出世作诸化事。乃至一一广为众生宣说正法。或有众生以声闻法得化度者。或有众生以缘觉法得化度者。或有众生以大乘法得化度者。乃至佛刹广大。诸苾刍众广大。寿量广大。正法住世广大。久近众生饮食受用等事。乃至众生出息入息。如是所有一切众生。过去世中一切诸相。若生若灭诸趣受生。种种根性种种意乐。佛悉能知。如来以无著心。任持了知彼一切法。诸心无边诸心所起。如来以算数方便皆悉能知。如来以现量智。如实观察过去世中诸众生心。如是如来最上胜智。曾无间断。为诸众生如应说法。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十六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未来世中。以无著无碍智见。随转所转。云何谓未来世中诸佛如来当出于世。佛悉能知。乃至未来劫火洞然。大水漂溺。猛风吹鼓。或复诸佛刹土安然不动。至于诸佛刹中一切地界。碎若微尘及彼一切药草树林。至于一切星宿相状。至于周遍诸佛刹中。诸佛出世。缘觉出世。声闻出世。菩萨成证。至于众生出息入息饮食受用等事。若行若住。乃至一切众生周遍广大。一一众生各趣解脱。或声闻乘或缘觉乘。或复大乘得解脱者。而彼一切如来悉知。又复诸佛刹中周遍一切。一一众生诸所生处。及心心所诸所生起。而彼一切如来悉知。虽如是知。亦非如来未来世中于诸众生有所任持。但于未来世中如应观察。为诸众生宣说正法。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十七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于现在世中。以无著无碍智见随转所转。云何所谓现在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如来以三种算数方便而悉能知。所有现在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切缘觉一切声闻。如来悉知。至于现在一切星宿相状亦复遍知。及彼现在一切药草树林亦悉了知。至于十方一切地界。碎若微尘。以算数方便而悉能知。又复十方一切水界。如毛端量水滴上涌。又复十方一切火界迅速起灭。又复十方一切风界百种相状周遍吹击。以算数方便而悉能知。又复十方一切空界。假使聚如毛端之量。以算数方便亦悉能知。又复现在三种众生界而悉能知。又复现在所有一切地狱众生界趣。彼所生因及所起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所有一切畜生界趣。彼所生因及所起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所有一切饿鬼界趣。彼所生因及所起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一切人趣。彼所生因及所灭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诸天界趣。彼所生因及所灭因而悉能知。又复现在一切众生。及众生心所应任持。若有烦恼若离烦恼而悉能知。又复现在一切众生随其根性。所应化度不应化度如来悉知。然佛如来亦无二种随流识转。如来以其入无二理最上法门。为诸众生说。舍利子。此是如来第十八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是十八不共佛法。如来以具足故。周遍十方一切世界。于大众中光明显照。圆具一切威光名称最上吉祥希有之法。

  又舍利子。如来十八不共佛法。犹若虚空无有边际。若能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不共佛法所有边际。是故诸菩萨摩诃萨。得闻如来如是十八不共佛法。闻已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发希有想。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调伏圣者无过失  身语意业悉无动
  如应说法利众生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心无高亦无下  一切违顺皆止息
  修无诤行解脱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调伏尊无失念  解脱行法悉了知
  四无碍解已圆明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行住及坐卧  一切皆住等引心
  无众生想无乱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善逝已无种种想  诸佛刹土及众生
  起平等行大名称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心无不决择舍  决定正道善观察
  分别离分别都无  此是胜尊不共法
  能仁不减善法欲  悲方便门常所行
  调伏无量诸群生  此是胜尊不共法
  精进曾无少减缺  调伏诸见广无边
  善调身语意亦然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不减于正念  觉了菩提诣道场
  于法觉了无觉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无分别离分别  平等安住等持心
  诸法决定无所依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慧刹那悉决了  诸众生行而悉知
  随其意乐阐法门  此是胜尊不共法
  随声悟解曰声闻  想缘生法名缘觉
  离着无垢等虚空  此大舍心不思议
  宿昔安住无觉心  自性解脱心任持
  彼解脱法随应宣  此是胜尊不共法
  现威仪道众所瞻  直身端视入城邑
  相好庄严众威光  众生睹者皆调伏
  众生睹佛真实光  多俱胝众获妙乐
  蒙光照触调伏生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随众生意悉能闻
  如声对响理相应  此是胜尊不共法
  善逝心业本无有  智所作业悉不忘
  圣智随入众生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禅定等持善相应  一切戏论无所行
  平等行法等虚空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悉知过去世  转一切法无障碍
  解脱智了诸趣中  此是胜尊不共法
  所有世间未来法  当有所得或无得
  众生刹土及如来  佛悉了知无懈倦
  佛心曾无诸散乱  未来世中随观察
  众生及法知亦然  此是胜尊不共法
  现在世中诸所转  如来悉知无所著
  佛调御者等虚空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所有不共法  而十八种不思议
  如实开明若虚空  菩萨应当生净信

  舍利子。如来以具足如是十八不共佛法故。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了知胜处。于大众中作师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天人魔梵悉不能转。无与如来同其法者。

  舍利子。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如是不思议法。闻已当生清净信乐。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复次舍利子。彼住信菩萨。诸佛世尊审知其器堪可任持菩萨藏正法之器。是诸佛法器。如是知已即诣其所。随应为说菩提道法。

  舍利子。以是缘故。当知住信菩萨是大法器。

  舍利子。我念过去世阿僧祇劫前。复过无量不思议阿僧祇劫数。尔时有佛出现世间。其名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于其世间天人阿修罗沙门婆罗门等诸大众中。以自通力圆证圣果。为诸大众宣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文义深远纯一无杂。圆满清白梵行之相。舍利子。彼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诸众会中有七十二那庾多声闻大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彼时有国名最胜幢。有大国王名最胜寿。正法治化。国土广大安隐丰乐。人民炽盛。其王有子名精进行。色相端严人所乐观。宿种善根。已曾亲近过去百千那庾多俱胝诸佛如来。恭敬供养。

  是时太子与自官属。止一殊妙大园苑中。尔时大蕴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知其精进行太子是佛法器。堪可任持菩萨藏正法之器。如是知已即诣园苑。到已尔时处于空中。为精进行太子说菩提道法。彼佛告言。太子此中何名为菩提道。谓于一切众生起慈波罗蜜多。随转摄法。此即名为菩提道。

  复何名为一切众生慈波罗蜜多。太子所谓菩萨于众生界。行广大慈。彼众生界如虚空界。譬如虚空寥廓广大。菩萨慈心亦复如是。于众生界及众生聚中。无不广大慈心周遍。太子当知。如众生界无有限量。菩萨慈观亦复无量。又如虚空无边际故。而众生界亦无边际。以其众生无边际故。慈心亦复无其边际。太子当知。彼众生界其数广多。非同地界水火风界。今说譬喻以明斯义。显众生界广多无量。太子。譬如东方殑伽沙数等诸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周遍十方殑伽沙数等诸世界。而彼一切同一大海。大水充满同一源流。以彼如是十方一切殑伽沙等诸世界中诸众生聚。破为百分。乃至如彼一毛端量举一水滴。次复如前以其殑伽沙等众生数量。为半百分。乃至如彼一毛端量举一水滴。次复如前以其殑伽沙等众生数量。复破半百。乃至如彼一毛端量。太子。如前所说彼大水蕴。以其算数方便。不能比等众生界数无量无边。而众生界无量无边故。菩萨慈心亦复如是。太子。于汝意云何。所有菩萨慈观善根汝可知其量不。太子白言。不也世尊。不也善逝。佛言太子。菩萨摩诃萨慈观善根无量无边亦复如是。

  复次太子。菩萨慈心能自随护。作他利益。以慈心故于他无嗔亦无懈倦。离诸忿恚息诸过失。不见违顺。表示清净灭诸垢秽。于身语心常生妙乐。蠲除杂染息诸怖畏。善护恚恶起清净意。灭诸斗战不执刀杖。向解脱门离诸损害。所有一切谄曲心意。杂乱词句虚假语言。皆悉远离。顺善财利资养身命。帝释梵王常所恭敬。威德庄严智者称赞。护诸愚者。护持梵行不着欲界。解脱道等一切出生。而善摄受。非所爱乐诸有福行。亦不积集一切胜上诸有福行。而常增长。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为庄严。一切下劣残缺诸根。亦悉遣除。顺向善趣涅盘正道。一切恶趣刹那止息。一切法爱而自喜乐。诸欲受用大富王位。增上适悦悉无爱着。于诸众生起平等心。而行布施离诸异想。一切戒学顺向修习。诸毁戒者善为作护。现忍辱力远离恶魔憍慢等事。发勤精进出离正行。于禅定解脱等持等至。根本烦恼以决定心而求出离。胜慧净因。出生一切慈闻总持。自分他分悉无违害。息除一切魔烦恼分。行住坐卧增长一切妙乐和合。除荡一切不善自性及诸作意。惭愧妙香而常涂饰。消灭一切恶趣障难及烦恼等。常起慈心救护世间。以大慈心弃舍己乐。随与他乐。

  复次太子。诸声闻人所起慈心但唯自利。菩萨慈心。而常利益一切众生。又复当知。初发心菩萨行众生缘慈。修行位菩萨行法缘慈。得忍菩萨行无缘慈。太子。如是所说皆是菩萨摩诃萨行大慈心。若诸菩萨住慈心者。即能为诸众生行广大慈。

  复次大蕴如来。告精进行太子言。云何名为菩萨大悲之心。所谓菩萨求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大悲心而为先导。譬如士夫所有命根。以出入息而为先导。积集大乘菩萨。以大悲心为其先导亦复如是。又如转轮圣王以其轮宝而为先导。即能获得诸宝。圆具菩萨大悲为先导故。即能获得一切佛法。是故当知。菩萨大悲于一切众生而不弃舍。

  复次太子。云何是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所谓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坚固执着诸有身见。彼所随逐乃至诸见。而为缠缚。菩萨为说断除执着之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住颠倒处。以无常法计为常想。苦为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菩萨为说断除颠倒之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颠倒取着诸染欲事。于所生母及诸姊妹起贪染心。菩萨作是思惟。怪哉世间罪业众生。爱着欲境非圣所行。邪行充满。原其所生。居母胎藏次由母产。云何于今反生欲意。姊妹同体出一母胎。岂以染缘共期和合。坏极破坏最极破坏。恣贪嗔痴破毁身心。无智所坏摧灭正法。建立非法行险难法。趣入地狱饿鬼畜生境界。譬如狐群于其夜分入弃尸林中。起恚恶相伺其所食。世间颠倒染着众生亦复如是。又如世间生盲之人。不能瞻视诸有色相堕险恶处。染着众生亦复如是。又如猪群食其残弃不净之物。染着众生亦复如是。以颠倒染缘为染污所坏。入魔境界魔索系缚。欲泥陷没。菩萨为说断除染爱之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为五盖所覆。欲箭所射处处爱着。眼见色已着所爱境。耳闻其声。鼻嗅其香。舌了其味。身觉其触。随诸所爱而生取着。苦哉众生违害处多。亲附恶友互求财利。与彼恶友同其知解。得无义利互为损恼。多诸惛沉睡眠恶法。懈倦迷闷。无智随逐起诸恶作。此等众生为客尘烦恼。染污其心起诸疑惑。此等众生不能决定获得最上甚深佛法。菩萨为说断除盖障等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起诸慢心。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如是七慢。一者于劣计胜。二者于胜计等。三者于胜计胜。四者恃所执我。五者计己多德。于增上功德法而起慢心。六者计己少分劣他。七者谓己有德。以慢心故所应称赞而不称赞。所应礼奉而不礼奉。不敬耆宿。于师尊所不能听受。于智者所不能请问。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所应亲近。何者不应亲近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何者有罪。何者无罪。何者是正道。何者是三摩地。何者是解脱。如是等法不能请问。菩萨为说断除一切魔障之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爱绳所缚。所谓爱乐男女妻妾财利等事。以爱着故。是即爱乐生死险难三涂恶趣。三有缠缚拘束身心不得自在。以不自在故造诸罪业。菩萨为令彼悉趣向涅盘圣道。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离善知识近恶知识。以近恶故染着十种不善之法。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菩萨欲令一切众生为善知识之所摄受。息除一切不善之业。积集清净十善业道。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痴所覆障。无明黑暗而常随逐。执着我人众生寿者补特伽罗作者受者我我所等。菩萨为令如是一切众生。慧眼清净诸见断灭。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沉没生死不能解脱。五蕴杀者常所杀害。菩萨为令解脱五蕴。超越轮回旷野险难。出离三界。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又复菩萨观见世间一切众生。作诸不善。如棘刺树虽生无成。造不善业亦复如是。此世他世五趣轮回。不能顺向涅盘圣道。菩萨为其开涅盘门使令趣入。宣说正法。是为菩萨于诸众生转大悲心。

  复次太子。菩萨如是观察世间诸众生故。以十种相转大悲心。何等为十。一者无谄诳心转。虚空出离故。二者深固心转。能善出离故。三者无虚假神通转。正道出离故。四者无屈曲心转。止诸曲心善出离故。五者真实心转。于一切众生悉无高下平等出离故。六者随护他转。自心清净善出离故。七者坚固慧心转。离动静心而常安住善出离故。八者弃舍己乐转。无爱着出离故。九者随授他乐转。利他出离故。十者荷负众生极重檐转。坚固精进善出离故。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等十种胜相。于诸众生转大悲心。又复菩萨或有众生。应以大乘法得出离者。即起悲心而为出离。此说是为菩萨大悲。

  又复众生应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胜慧法者。即起悲心随应出离。此说是为菩萨大悲。

  又复众生应修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欢喜根本最胜事业。及次第诸定。乃至十善业道广大章句。随应为转。从悲心起佛自然智。而为饮食资养慧命。此说是为菩萨大悲。

  又复菩萨自诸所行极善所作。起大悲心。随诸众生应何所作。悉能圆满众生意乐。此说是为菩萨大悲。若诸菩萨摩诃萨。具足如是大悲心者。即能观察众生。悉令获得如是等法。此乃菩萨思惟愍念起大悲心。

  复次太子。云何是为菩萨喜心。所谓菩萨于诸善法。随所思念适悦欢喜。闻诸善法。不惊不惧不生懈倦。蠲除一切别异心意。安然爱乐一切法乐。心喜身顺。自心清净欢喜意生。睹如来身相好庄严。勤求爱乐增上适悦。听法无倦。依法修行欢喜爱乐。诸来恶语欢喜忍受。随所生起诸欢喜法。于一切众生起无碍心。广为宣说令生胜解。无秘惜心摄伏悭吝。随所求者欢喜而施。面常熙怡摄护毁戒。尊敬持戒常生清净。自所修行得清净已。超越一切恶趣怖畏。欢喜安慰一切众生。诸来恶语起触娆者欢喜忍受。施诸眼目及身分时。欢喜甘忍。心无间断常生悦乐起欢喜心。尊重师长。尊胜己者不生轻慢。面常熙怡含笑先言。离诸颦蹙谄曲心意。杂乱语言欢喜悉除。喜心爱乐诸出离法。仰敬师尊如诸菩萨。顶重正法犹护己身。尊奉如来如惜其命。钦承师范如其父母。爱念一切众生如所生子。遵轨范师如护眼目。敬修行者如护头顶。信受诸波罗蜜多如固手足。重说法师如爱妙宝。勤求正法如重良药。赞奉医王如水上善。太子。如是所说是为菩萨喜心。若住喜心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时常得欢喜。勤求正法曾无懈倦。起欢喜心修菩萨行。

  复次太子。云何是为菩萨舍心。所谓舍者。有其三种。何等为三。一烦恼舍。二自他随护舍。三时随时舍。云何名烦恼舍。谓恭敬不高。不恭敬不下。得利无领纳。失利无恼恚。见诸持戒及毁戒者平等其心。称赞不喜。讥谤不恚。毁辱能安。誉美无动。于诸苦法善能决择。于诸乐法常所伺察。随顺不着违害不断。于善恶友住平等心。善作恶作亦复无二。爱非爱境平等而舍。多闻无闻悉无领受。善说恶说都无违顺。安慰过失二俱平等。等心爱念自他众生不惜身命。于上中下一切众生平等照明。于美恶相住平等法。于真妄中自实清净。太子如是所说。菩萨自无种类舍心清净。此说是为诸烦恼舍。云何名为自他随护舍。所谓菩萨当段取身肉。行布施时住于舍心悉无所求。身无所作。语无所作。中亦无动。无眼相无色相。乃至无意相无法相。一切无动。此名为舍。恶作无害亦名为舍。善作无动亦名为舍。自他俱忍亦名为舍。诸所饶益及不饶益住平等心。亦名为舍。无诸诤讼名最上舍。自心决定。亦名为舍。伺察自他悉无所害。菩萨住等引心而行于舍。然菩萨舍。不同诸佛世尊所行舍法。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于其舍法现前了知常所修作。于诸善法而常勤求。知时随时而行舍故。云何名为时随时舍。所谓菩萨观见众生非法器者。无闻之者悉住舍心。又于衰毁讥苦一切众生亦住舍心。又于声闻乘法。决定超越而舍。于布施时行持戒舍。于忍辱时。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舍。于精进时行持戒舍。于禅定时行布施舍。于智慧时行五波罗蜜多悉圆满舍。此说是为时随时舍。诸所应作及不应作。彼一切法悉住平等。亦名为舍。诸住舍行菩萨摩诃萨。乃至于彼诸善法分悉名为舍。太子。如是所说。皆名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喜舍之心。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告舍利子言。彼时大蕴如来。为彼精进行太子。说慈悲喜舍法已。即复宣说六波罗蜜多。何等为六。所谓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胜慧波罗蜜多。如是宣说诸波罗蜜多。令彼精进行太子。发勤精进如理修行。

  复次佛告舍利子。云何名为于波罗蜜多发勤精进。舍利子。若于六波罗蜜多勤精进者。此说是为修菩萨行。其六波罗蜜多者。谓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胜慧波罗蜜多。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见彼沙门婆罗门贫穷孤露来乞丐者。随诸所欲而悉施与。或乞饮食衣服涂香花鬘及栖止处。或乞病缘医药灯明音乐。妻子奴婢园林台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及余妙宝象马车乘财谷库藏。乃至四大洲主轮王富乐嬉戏等事。至于手足耳鼻眼目身分血肉骨髓。世间所有无不施者。

  复次舍利子。有十种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不求艰难受用施。二者菩萨不逼恼众生施。三者菩萨不惊怖他施。四者菩萨无不舍所请施。五者菩萨无现相施。六者菩萨于诸众生无异想施。七者菩萨无损害施。八者菩萨无境土差别施。九者菩萨所施众生而无作意。(少第十法梵本元阙)

  舍利子。如是十种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

  复有十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不违业报施。二者菩萨无邪意乐施。三者菩萨无不胜解施。四者菩萨无懈倦施。五者菩萨无见面施。六者菩萨无恼害施。七者菩萨无退屈施。八者菩萨无赞誉持戒施。九者菩萨无轻慢毁戒施。十者菩萨不求果报施。如是十种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

  复有十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无毁谤施。二者菩萨无违背施。三者菩萨无瑕疵施。四者菩萨无忿怒施。五者菩萨无憎嫉施。六者菩萨无嗔恚施。七者菩萨无不恭敬施。八者菩萨无不自手施。九者菩萨随应止其下劣心施。十者菩萨于所生处无悕望施。如是十种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

  复有十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菩萨无不坚牢施。二者菩萨无边际施。三者菩萨无分段施。四者菩萨无他信施。五者菩萨不着下劣心施。六者菩萨不求色相受用富贵欢喜施。七者菩萨不求梵王帝释护世诸天等施。八者菩萨不求声闻缘觉地施。九者菩萨不毁谤智者施。十者菩萨所作善利无不回向一切智施。如是十种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

  复次舍利子。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此称赞法者。谓即有为出离故得有为果。菩萨应当如是布施。即得十种称赞之法。何等为十。一者施食。获得长寿。二者施饮。息除一切渴爱烦恼。三者施诸乘舆。即能获得诸利乐事。四者施妙衣服。即起惭愧之心如获金盖。五者施诸涂香华鬘。即得戒闻等持妙香涂饰。六者施诸妙香末香。即得身支柔软妙香馥郁。七者施诸美味。即得味中上味。及能圆具人中妙相。八者施依止处。即能当与一切众生为舍为洲为救为归为所趣向。九者施诸病缘医药。即得不老不死甘露妙乐圆满具足。十者若施种种资具。即得菩提分法胜妙资具圆满具足。如是十种布施称赞之法。菩萨求菩提时。当得一切称赞摄受。

  复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若施灯明。即得如来五眼清净。二者若施殊妙歌音。即得天耳清净。三者若施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摩尼真珠及余珍宝。即得如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四者若施种种妙宝种种妙华。即得如来八十种好。五者若施象马车乘。即得广多人众充满围绕。六者若施殊妙园林。即得禅定解脱等持等至圆满具足。七者若施财谷库藏。即得诸法宝藏圆满具足。八者若施奴婢及营作人。即得所作自在。如佛自然智圆满具足。九者若施妻子眷属。即得最胜可爱无上正等正觉圆满具足。十者若施四大洲主富乐之位。即得菩萨一切善法成一切智圆满具足。如是十种布施称赞之法。菩萨求菩提时。当得一切称赞摄受。

  复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清净。当行布施。何等为十。一者若施五欲妙乐。即得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诸蕴清净。及于一切嬉戏娱乐等事悉得如意。二者若施双足。即得法义足圆具诣菩提场。三者若施二手。即得法手常授于他圆满具足。四者若施其耳。即得诸根圆具无所缺坏。五者若施其鼻。亦得诸根圆具。六者若施身诸支分。即得无过失身如佛身清净。七者若施其眼。即得法眼清净。八者若施血肉。即得一切众生真实身命真实布施善资其命。九者若施其髓。即得金刚坚固不坏之身。十者若施上分头顶菩萨摩诃萨。即得安住三界最胜无上。现证一切智智圆满具足。舍利子。菩萨摩诃萨求菩提时。应如是布施。如是等诸相乃能圆满一切佛法。称赞摄受。

  舍利子。智者菩萨以其甚深胜慧。不乐世间所乐财物。但为勤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甘露法。求大觉智。求寂静涅盘。菩萨于其世间一切所乐之物及诸妙乐。无不舍者。一切皆为依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舍利子。譬如世间耕植之人首欲耘田。先依坚木次设众具。牛以导前。于本上中作耕耘事。营力既成资养身命。彼耕植人以身命存故。金银诸宝亦能成办。至于财谷衣服等物悉能成办。何以故。财不如谷。谷为本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依时依处。以世间所乐财物行布施者。即能依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子。又如群生先食青草。次复饮其温凉之水。水食既调。即成其乳。次成其酪。后成生酥。后成熟酥。如是次第悉有所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先以世间所乐财物行于布施。即能依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所乐欲悉能成办。或得成彼转轮圣王。或复成办三种胜相。谓菩萨十地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又复成办千种事业。即得十八不共佛法。又复成办千种事业。得佛六十种清净妙音。又复成办百种事业。即得如来一大人相。又复成办二百种事业。即得如来最上清净乌瑟腻沙顶相。又复成办百种功德妙相。即能圆具如来所有大法螺音。又复成办百种俱胝功德妙相。即得如来鲜白齐密上妙齿相。舍利子。是故当知。如来胜业果报菩萨悉能成办。若能发起一念慈心。诸乞丐者随应布施。即与发彼殑伽沙数等心无异。即能成办佛三摩地。当知诸佛从三摩地起已。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于一一毛孔。悉能化现百三摩地所化自在。舍利子。如是如来所有一切神通事业佛法胜相。皆是菩萨宿修大行。以世间所乐财物。奉施如来。以摄受故。求甘露法求寂静涅盘。舍利子。以是缘故菩萨摩诃萨。以世间所乐财物行布施者。即能依止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复次舍利子。我念过去世阿僧祇劫前。复过无量无数不思议劫。尔时有佛出现世间。其名福生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量千岁。佛会之中有百千大苾刍众。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是时有一纺线之人。色相端严人所乐见。其人所居。去佛世尊游止方处而复不远。其人于自舍中营自所业。功力办已。于日后分常所出时。即出自舍。前诣世尊福生如来所。到佛所已发清净心。持以一线奉上世尊。作是白言。我今以此一线献奉世尊。愿佛哀愍受我所施。愿我以此善根。未来世中获诸摄法。是时世尊即为摄受。其纺线人从是已后。乃至成佛。如是次第总以线数五百。而奉世尊。由是十五劫中不堕恶趣。又复以此善根。千俱胝生作转轮圣王。又此善根千俱胝生作帝释天主。又此善根当得身分柔软人相可爱。最初修作胜上事业。亲近供养千俱胝佛。尊重恭敬。以香华灯涂饮食衣服幢幡宝盖医药缘具。伸供养已。最后复过阿僧祇劫。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名善摄受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彼佛世尊住寿二十俱胝岁。佛会之中有二十俱胝那庾多大苾刍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到于彼岸。有五俱胝大菩萨众。皆悉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宣说正法。广度无量无数众生。作利乐已入大涅盘。彼佛世尊入涅盘后。正法住世满一千岁。广作佛事。如我今时当入涅盘等无有异。舍利子。汝见如是纺线之人发清净心。以一条线奉施如来。如是次第成办佛法。谓由清净心广大故。舍利子。是故当知。若心不广大复不精勤。即不能得殊胜果报。若心清净以其世间所乐财物而为依止。随力少施。即得一切可爱乐果。又复智者菩萨以增上智力多作胜利。何以故。力广大故。所作无量回向力故。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布施不求于色相  不求受用及富饶
  但求无上佛菩提  以少施故获多利
  不求名称及善誉  世间快乐亦无求
  于诸起灭绝悕望  求佛大果无余法
  饮食衣服及众具  于一切处悉无求
  如毛端量发施心  求甘露门常开廓
  凡所行施无高下  亦无谄曲悭吝心
  是中懈怠悉蠲除  勇发世间利益事
  若财若谷资身命  及余一切悉行施
  施已广大欢喜生  菩提解脱不难得
  父母妻子诸所爱  来乞丐者皆施之
  所施亦无憎嫉心  是修最上菩提行
  凡诸所见无忿恚  恶友常同善友观
  诸怖畏者施慰安  于诸事法无执着
  不求王位生法欲  常宣出离正法门
  法施普及诸众生  利益世间常不舍
  不求天中诸妙乐  唯求无上佛菩提
  不悕布施大名称  弃舍己身及余法
  唯佛菩提常不舍  非眼识色相所求
  亦复不求生诸天  但求涅盘最上乐
  诸所施作无依止  若成若坏悉无求
  智者常生正智心  明了一切正道法

  复次舍利子。是故当知。诸菩萨摩诃萨勤行修习布施波罗蜜多。是即广修菩萨胜行。

  复次佛告舍利子言。云何名为诸菩萨摩诃萨修习持戒波罗蜜多是即广修菩萨胜行。舍利子。菩萨有三种法常善所行。何等为三。谓身语意皆善所行。云何身善所行。而菩萨者远离杀生偷盗邪染。此名身业善行。又复菩萨远离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此名语业善行。又复菩萨无贪无嗔正见。此名意业善行。菩萨作是思惟。云何此身语意常善所行。若身不作业。即无杀生偷盗邪染。此名身善行。若语不作业。即无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此名语善行。若意不作业。即无贪嗔邪见。此名意善行。菩萨又复如实伺察。若身语意无作业者。即于诸法何能表了。于身语意何所施设。若青黄赤白红紫碧绿。当何显示。即无眼识表了。无耳鼻舌身意识表了。何以故。以无能生所生能起所起故。若其无者。诸作业中何能施设。菩萨作是思惟已。了知戒相现前无所作。若无所作有何表示。若无表示亦无取着。如是乃名菩萨善行。于其戒相亦无所观。若于戒相无趣向故。即无所观。若如是观即有身见不能生起。若有身见不起。即于持戒毁戒如理伺察而悉不见。若如是观即于戒法轨范境界无所了知。如是持戒于自于他悉无所得。亦无所行。若于自他无所行故。即于戒无毁缺亦无所取。若自他无所得戒亦无所得。若戒无所得即戒学无缺犯。若戒学无缺犯即戒亦无缺犯。如是即戒无所取。何故无取。以一切法无所取故。是故一切法无自亦无他。于无我中当云何取。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身业清净语亦尔  意常清净修净行
  禁戒清净复常行  此名菩萨持净戒
  十善业道贤复胜  菩萨智者善所观
  于身语意悉无修  此名智者持净戒
  无修无胜亦无授  形色显色而复无
  若无形显色相观  诸境何能见彰表
  戒若无为无修作  眼于色境不能观
  耳鼻舌身意亦然  诸境无能为表示
  根识若无相引发  悲心应作如是观
  于戒清净戒亦无  戒中无得而无住
  如是解了无我想  戒无所护善护戒
  无戒想无戒中修  菩提行中离诸见
  若于诸见无所观  无见亦复无知解
  即此无见处亦无  是中持犯无领受
  若入无护正法理  戒中轨范不思议
  善能了知真护门  无戒亦复无所得
  无我想故戒无得  无我亦复戒中无
  所说常生离怖心  净戒是为无我语
  戒无领解即无我  戒所依止亦复无
  无戒无求无我言  无持无犯无所取
  戒无我故无所起  无我即能无戒想
  菩提行乃深慧门  如是戒相得无畏
  诸有缺犯亦无得  持者皆由圣力增
  诸法无得亦复然  为愚痴者说持犯
  大哉净戒善护者  于戒胜果无缚解
  诸见断故罪不生  三恶趣中皆不堕
  戒无所持无所受  我见不生即不堕
  于中如是戒了知  此即无持亦无犯
  若于我法不能见  于三有中亦无观
  况复持犯有所行  如是见者善持戒

  复次舍利子。菩萨十种善法。从彼清净心意中出。从彼精进胜行中出。从彼最极善欲广大业报信解中出。于圣者所亲近承事。于师尊所不起分别。若圣若师听受正法。勤求无著。志求菩提。不惜身命。舍利子。持戒菩萨。如是十种胜法。皆从菩萨内心中出。若能安住如是十种法者。即能积集一切善法。

  佛言舍利子。云何名为善法。当知善法厥有三种。谓身语意善所行故。诸菩萨摩诃萨。如是安住善所行者。能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即得菩提。而常随逐。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身业常当善修作  此是诸佛所宣说
  随处亲近阿阇梨  即得多闻善境界
  补特伽罗胜义者  当起慈心利众生
  语言妙乐无爱憎  所说闻者生乐欲
  随诸相法无恚恶  极善意乐悉平等
  修习不生罪欲心  慈心观察常尊重
  得闻如来净教已  应当尊重于正法
  由其尊重正法因  速得成证菩提果

  如是十种善法。菩萨能安住已。即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复次舍利子。菩萨有十种发心。何等为十。一者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疾恼之身。四蛇奋毒牙相违害。积集诸苦生多过失。痈疽疮癣风癀痰癊起众疾状。眼等诸病历多艰苦。极增违害速疾破坏。是不坚实。羸劣衰朽速趣命终。弃于林中无一可乐。我当令一切众生厌此不坚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一发心。由发心已。能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诸界如蛇毒猛恶  四种互相为依止
  各各咸兴恚害多  于身广生大病恼
  眼耳二处生诸病  鼻舌所生病亦然
  唇齿生病苦复深  及余疾患偏身起
  痈疽初起生疼苦  疮癣旋生痛剧增
  余诸疾患起多门  由此于身遍缠绕
  此身既生诸病恼  积集诸苦在其身
  无义无利损害多  速疾销亡身谢灭
  一弃林中何所有  无常迅速不坚牢
  谛观如是臭秽身  与诸病苦为依聚
  应修贤善诸事业  当来回作佛身因
  捐弃如是众恶身  破毁衰残而迅速
  佛身成办圆众德  不可思议大法身
  回观如是众苦身  诸漏遍增不可乐
  当知别无诸漏法  即以此身为漏因
  暂居炎热欲清凉  或处凝寒思庇覆
  痛哉此身何所乐  老死常萦损害多
  厌寒怖热恼其心  一切堕落皆破坏
  智者应修士夫业  愿得最上真实身
  堪任亲近阿阇梨  厌弃此身虚幻体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一发心。

  复次舍利子。二者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不坚实身。断灭摧毁破坏离散。舍利子。譬如世间工巧窑师。造诸瓶器随量大小。虽有所成即归破坏。世间众生虚幻所成不坚实身亦复如是。又如大树枝叶扶疏花果茂盛。虽可爱乐即归堕落。世间众生不坚实身。如成熟果亦复如是。又如清夜露滴草头。日光照触旋有即无。世间众生不坚实身。不久暂停亦复如是。又如世间大海江河流注不断。水中聚沫旋有即无。世间众生身如聚沫不可撮摩亦复如是。又如天雨水滴成泡。旋灭旋生不能暂住。世间众生不坚实身自性劣弱亦复如是。舍利子。菩萨欲令众生厌弃如是不坚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此是菩萨第二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如世巧匠造瓶盆  杖轮埿等共成器
  一切同归破坏门  众生寿命亦如是
  又如大树盘根广  枝叶扶疏花果繁
  一切同归堕落门  众生寿命亦如是
  又如草端承露水  日光照灼倏然无
  眼境不停须臾间  众生寿命亦如是
  又如大海江河水  水中聚沫劣无坚
  众生虚幻羸弱身  等彼聚沫皆无实
  又如天雨广流注  水中旋复起浮泡
  刹那观境即空无  不坚实身亦如是
  不坚实身生实想  实中还起不实心
  彼人不入真实门  此邪思惟妄境界
  实中若作真实想  不实当生不实心
  彼人得入真实门  此正思惟真境界
  若起真实心想已  承事师尊奉水鉼
  回此虚幻不实身  常得坚固真实体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二发心。

  复次舍利子。三者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不能如是思念。我于生死长夜之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邪见所覆痴冥疲乏。无施无爱无诸善作。唯造恶业果报成熟。感诸不善当得身相。贪爱增剧羸瘦憔悴。或生饿鬼趣中。不能活命以火为食。经多百岁多千岁多百千岁不闻水声。何况得饮。我今回发是心。愿当亲近习行善法近善知识。由如是故当得人身。善能活命行诸布施。乃至损弃躯命。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三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世间所有善知识  应当往彼常亲近
  不能数数近善因  由是不生诸善行
  以其亲近恶友故  即常远离贤善人
  懈怠下劣精进心  悭疾谄诳生过失
  不行布施无爱乐  一切善法不能行
  果熟当招瘦弱身  或生饿鬼诸境界
  长夜眠伏于生死  蕴报痴冥怖畏多
  饮食俱无饥渴增  备受广多诸苦恼
  经历多百千岁中  渴苦不闻水之声
  布施善道不复观  不得世间诸善相
  我今回发如是心  世间人身极难得
  誓愿亲近阿阇梨  速获圆满诸善行
  常当远离恶知识  常得亲近贤善人
  捐弃身命不为难  愿作菩提胜根本
  于阿阇梨起尊重  恭信发生清净心
  顶奉承事我所行  愿作菩提胜根本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三发心。

  复次舍利子。四者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痴冥疲乏无忍无爱。无诸善相。心困身倦如被打击。众苦逼迫娆乱众生。若无彼缘宁招罪至。由是广造诸不善业。以其不善之业果报成熟。当堕牛畜驼驴趣中。不能活命。于彼趣中以草为食。咀嚼[齒*齊]啮捶打怖畏负重困苦。远离一切施等善相。我今回发是心。亲近善友当得人身。不惜躯命广行布施。作诸善业。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四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众生长夜居险恶  于诸圣道不了知
  驼驴畜类趣中生  备受广多诸苦恼
  当来若得人身相  广作贤善诸事业
  趣向菩提正道门  此是智者之胜相
  我当发起尊重彼  已能善住佛法者
  奉阿阇梨教诲言  愿作菩提胜根本
  过去不思议劫中  于生死轮循环转
  遍历无义无利门  不能修作布施行
  处世不能自活命  懈堕远离善知识
  常随恶友教诲言  随转还归恶趣地
  相续驼驴中杻械  系缚拘絷捶打身
  远离善友果报成  牛畜趣中业不坏
  驼驴趣类受生已  连环执缚苦恶深
  杖木鞭笞负重多  善友尔时难亲近
  人身最极为难得  善友亲近亦复难
  刹那亲近善功成  历久能扳诸艰苦
  若能善修身语业  精进远离诸过失
  心安命活众所行  我乃亲近善知识
  奉阿阇梨无谄曲  从是我发菩提心
  菩提圣道广宣扬  遵仰师尊常爱重
  涂香种种妙香等  众妙衣服及末香
  异品庄严宝花鬘  二足圣尊伸供养
  十方现住一切佛  开示胜义利众生
  普放金色大光明  无边色相为供养
  如佛所放妙光已  广供人中调御尊
  菩提正道清净因  诣菩提场愿证果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四发心。

  复次舍利子。五者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痴冥疲乏无忍无爱。无诸善相都无所念。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不能思念。一切物命同一身肉。若存若坏其肉无异。食啖之者。谓之无罪亦无罪相。谓之无福亦无福相。乃至海岸边极辽夐之方。诸有众生其见无异。无罪无福。由此缘故。若罪若福不能了知。以不知故。近恶见者增长痴暗。不知善道唯造罪业。以其广造不善业故。果报成熟得下劣身相。乃至堕在地狱趣中。受地狱苦吞热铁丸。考掠捶打。杻缚悬吊。将趣死边业还令活。经多千岁不闻乐声。何况乐触。斯由不知罪福不造施因。智者应念。我今回发是心。亲近善友。当得人身。不惜躯命。广行布施作诸善业。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五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为由亲近诸恶友  恶心欺诳于他人
  罪业邪见为所依  故我广兴于罪业
  边极辽夐众生类  恣啖饮食无足心
  皆谓罪福悉无因  亦无苦楚诸报应
  此等如是罪业见  数数亲近于恶友
  一向艰恶罪殃深  由斯速堕于地狱
  纵得人身经千转  旋堕三种恶趣中
  不见正等正觉尊  出现世间堪归向
  所有世间善知识  极善名称悉不闻
  我若当来得人身  广修贤善诸事业
  世间人身最难得  众生寿命亦复难
  如来正法极难闻  诸佛出世实难值
  纵得人身斯难者  速得圣道转复难
  我若值佛出兴时  遵一切智清净教
  所有身语意三业  发起一切诸过罪
  于不究竟苦果中  誓愿不复还修作
  若复内心清净故  罪业因果亦复然
  于不究竟苦果中  如彼内心皆清净
  所有极善身语意  世间无智诚难作
  唯除亲近阿阇梨  愿作菩提胜根本
  当知正道名圣道  如其意乐善宣说
  当入无诳精进门  作佛菩提胜根本
  菩萨如是发心已  顶重师尊给水瓶
  智慧方便即圆成  是为菩萨广大行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五发心。

  复次舍利子。六者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无善乐欲。于师尊智者。不能谦下恭信百种称赞亲近礼奉诚谛合掌作诸善业。但以慢心增长。造多不善。由其所作不善业因果报成熟。纵得人身。羸瘦憔悴不能活命。不能行施。虽生人中其性悭吝。加复贫困。或作奴仆。为他所使他所系属。如耽欲飞禽于空中行。随所住处惊怖艰险。邪见众生亦复如是。破毁净戒。而常习行三不善根。在四趣中。五盖所覆。常行六种。不能尊重师长之法。于其七种善妙正法。不能遵奉。起八邪法入邪定聚。于九恼处常起恼害。常行十种不善业道。于非道中坚猛而入。向地狱门背生天道。远善知识近恶知识。顺魔意乐舍离善法。行不善法。打击怖畏艰苦随生。施作种种不饶益事。以是缘故不能爱乐行布施等。我今回发是心。亲近善友当得人身。不惜躯命广行布施。作诸善业。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六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近恶友故增憍慢  亲近还经多劫海
  人中若受奴仆身  长夜轮回于三有
  难得人身历艰苦  最上身相极难得
  善妙色相亦复难  诸佛出世极难值
  我当亲近贤善友  显示菩萨正行道
  菩提心宝广大增  多俱胝劫愿获得
  身不坚牢如泡沫  复如幻化歌戏等
  如其所见在梦中  觉了无实悉虚假
  寿数将尽命促少  犹如云电不久停
  刹那命尽转蕴时  舍不实身求实体
  时分转易迅速住  当须摧堕憍慢山
  虚假和合三世中  漂流不思议劫海
  弃舍于身离诸爱  于其寿命亦无惜
  蠲除憍倨我慢心  顶重师尊常承事
  世间师尊极胜上  如其父母等无差
  息除憍倨我慢心  尊重精勤奉诸作
  菩萨无上菩提分  菩萨胜行同分者
  爱乐尊重坚固心  愿诸所作皆勤勇
  慢爱行时慢增长  除断慢法不能知
  由智金刚碎无余  大憍慢山皆摧堕
  令他修胜菩提行  最胜安处菩提场
  正法摧伏诸魔军  救度四生烦恼众
  十方一切病苦者  不能自厌不净身
  我当发起慈悲心  愿作三世所归趣
  广行布施波罗蜜  复能学佛戒功德
  谛观忍辱行周圆  我发精进最上道
  圆具禅定波罗蜜  随心所起善安住
  胜慧方便亦复然  愿奉师尊修施行
  增长此诸福威力  不可思议智慧善
  自他意乐悉尊高  修学圆成真法器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六发心。

  复次舍利子。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痴冥疲乏如喑哑人。无见无忍亦无善爱。无恶业恶报。无善业善报。无杂业杂报。既不自知。亦复不能请问沙门婆罗门诸阿阇梨。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有罪。何者无罪。何者所应亲近。何者不应亲近。何者所应作。何者不应作。何者作已。于长夜中无义无利。生诸苦恼。由是我慢增长。不能了知善业根本。唯造一切不善之业。纵得人身诸根残缺。又于人中不能活命。不能行于布施。又于人中。盲聋喑哑无诸色相。善说恶说悉不能知。由如是故不乐布施。我今应当回发是心。亲近善知识。若得人身诸根完具。能活其命。习行布施不惜躯命。具诸色力。善说恶说悉能了知。复能请问师尊智者。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有罪。何者无罪。何者所应亲近。何者不应亲近。何者诸所作时。违背声闻缘觉之法。顺向菩萨藏义。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厌此不真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七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欲近善友作利益  我乃远离多百劫
  不能请问善恶门  有罪无罪果报等
  增上慢心堕地狱  傍生饿鬼诸趣中
  亲近罪业诸友朋  多劫历苦而无尽
  纵得人身根残缺  多千劫中受轮回
  不能了知善恶门  有罪无罪果报等
  若得人身离艰苦  诸根完具善相圆
  人相完具离难时  如一眼龟值浮木
  得睹世间灯照曜  佛教中闻无染法
  尔时请问世间尊  诸善不善果报等
  悭者云何所趣向  何不悭者能行施
  贪谄毁戒复云何  又何不破净戒者
  云何恚恶心无动  云何懈怠散乱心
  精进禅定乐云何  恶慧痴冥何所为
  云何得彼真实慧  云何菩提行方便
  六种贤行竟云何  慈心广大世间胜
  恶趣众生云何救  云何乐法心无厌
  菩提行藏广勤求  十方刹中善安住
  云何亲诣世间尊  云何礼奉营诸福
  普贤行门复云何  如我今时善亲近
  云何请问阿阇梨  愿闻师尊尊重事
  生阿阇梨欢喜心  此心生已真佛子
  福力智力为增上  是中所成广大智
  智力增强发胜心  给奉水瓶生欢喜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七发心。

  复次舍利子。菩萨发如是心。世间众生应如是念。我于长夜中。远离善知识亲近恶知识。发起懈怠下劣精进。痴冥疲乏如喑哑人。所有世间一切文句。与义句合。与法句合。法句合故。住于寂静与离贪合。寂灭正智。与沙门婆罗门涅盘同住。于一切处所。作我乃弃舍。不能了知文义句合。乃至不与涅盘同住。亦复不能受持读诵。亦复无力。又无精进无士夫力用。无士夫势。无士夫勤勇。无最上精进。无因无缘。诸众生烦恼亦无因无缘。众生杂染无因无缘。众生清净无因无缘。此等无因依止诸见。不能了知所作善业。唯造恶业。纵得人身诸根残缺。又于人中不能活命不能行施。痴迷所覆盲聋喑哑无诸色力。不能了知文义句合。乃至不与涅槃同住。亦复不能受持读诵。由如是故不能亲近习行善法。我今应当回发是心亲近善法。乃至不惜躯命了知文义句合。于出离道涅槃同住。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受持读诵。发勤精进。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于菩萨藏正法。受持读诵厌此不真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福智胜力当得圆具。以福智力得圆具故所作惯习。而能积集菩萨藏正法。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此是菩萨第八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法义相应故  于正道分修道行
  寂灭理中作证门  而涅槃道得真实
  若于此法远离者  即于诸法无所利
  无义利句设相应  不能亲近彼正法
  无力亦复无精进  士夫势用悉皆无
  无他勤勇亦复然  于一切处无所得
  即见无佛亦无法  无父无母及宗亲
  由斯善恶业皆无  一切皆无诸报应
  此诸如是罪业见  数数亲近罪根深
  一向艰恶日增多  堕地狱中经久远
  地狱出受傍生报  饿鬼趣中罪复深
  其后纵得人中生  聋騃痴冥而无舌
  余业复受喑哑报  痴暗缺漏苦还增
  而复重受地狱殃  由不了故当坠堕
  经历久时后当得  人身具足善相圆
  诸根既具胜力增  依时净住而思忖
  若于诸法义相应  即得同归出离道
  修菩提道证菩提  我当思惟如是事
  所有诸大菩萨藏  和合甚深正法义
  经历俱胝千劫中  发生净信极难得
  若此若余广多数  诸佛妙法不思议
  随诸修作能受持  为佛菩提胜根本
  我当亲近及承事  尊重信奉阿阇梨
  诸佛菩萨亦复然  即得最上清净信
  发生如是净心已  即是菩萨广大心
  胜慧方便悉圆成  给奉水瓶常精进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八发心。

  复次舍利子。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以其爱着于身命故。常为一切无义利行颠倒随逐。何者名为无义利行。谓彼众生爱着身命。不能爱乐菩提分法。以其我见而为先导。执着心坚痴冥所覆。摧毁破坏众事随逐。此说是名无义利行。又复众生爱身命故。以其我见而为先导。爱恋妻室男女知识以爱着心隐覆痴暗。远离诸饶益事。此说是名无义利行。又复众生爱身命故。以其我见而为先导。顾惜奴婢作事人等詹视防护。此说名为无义利行。复次世间一切众生有义利行。常所随逐者。谓若众生不惜身命。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善修身语意业。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积集布施波罗蜜多。乃至积集般若波罗蜜多。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普摄一切众生。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修习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胜菩提分。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听受父母及阿阇梨诸有教诲。礼拜赞叹恭信合掌奉诸所作。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不惜身命。而常爱乐菩提分法。以菩提心而为先导。常以净心营三宝事。此说名为有义利行。又复众生作如是念。我以惜身命故。无义利事常随逐我。我当发勤精进。亲近承事诸阿阇梨不惜身命随诸所作。厌此不真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福智胜力当得圆具。以圆具故。所作惯习悉能成办。诣菩提场当证圣果。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九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若人爱惜身命故  菩提分法不爱乐
  三不善业造圆成  此乃愚夫异生类
  爱乐己身及妻室  并诸男女眷属等
  此无义利执着心  旋转三界愚痴者
  又于奴婢作业人  不觉了心常顾恋
  此无义利爱着深  资生蓄养四足等
  广多聚积诸财谷  不自受用不与人
  此无义利爱着深  秘护伏藏不彰显
  此无义利染着故  彼愚夫心常爱惜
  返于菩萨善意中  弃舍不能生爱乐
  若能不惜于身命  爱乐菩提胜分法
  三种善业造圆成  此即名为有义利
  施戒忍辱及精进  禅定胜慧亦复然
  与彼方便行相应  此即名为有义利
  承事父母为先导  遵奉师尊亦复然
  审谛思惟三宝门  此即名为有义利
  诸大菩萨甚深藏  普摄一切胜法门
  受持诵念广宣扬  此即名为有义利
  此有义利诸胜行  乃是诸佛亲所宣
  如其所说义相应  是名佛子广大行
  发生如是大心已  复起清净谛信心
  亲近承事阿阇梨  给奉水瓶随诸作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九发心。

  复次舍利子。菩萨发如是心。痛哉世间一切众生。不能如理调伏心意。违背阿阇梨所有教诲。彼人不得阿阇梨财。何者名为阿阇梨财。所谓信财戒财闻财舍财慧财惭财愧财。如是七法名阿阇梨财。由其不得如是财故。当受贫苦逼恼其心。智者应当善调伏心。随顺阿阇梨所有教诲。习行布施作诸善行。何以故。若能善调伏心。随顺教诲。修布施行。彼人即得阿阇梨财此复何名阿阇梨财。谓得菩萨藏正法。普摄一切菩萨胜行善调伏法。如是知已。当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广为他人宣布演说。若能安住菩萨藏者。即得毕竟断除贫苦。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发心已。即能随顺阿阇梨教。行布施等。厌此不真实身。悕取坚固真实之身。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十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所有难调诸众生  内心谄诳复险恶
  违背师尊教诲言  不能堪任谛忍受
  此难调伏既知已  应当随顺师教诲
  如其教令所宣扬  即得大仙圣财宝
  所谓信财及戒财  闻财舍财亦复然
  其中最胜曰慧财  惭愧等财为七种
  了知如是圣财已  七种伏藏用无尽
  其中若或不能知  此即名为非法器
  若是法器众生者  彼即圆具诸佛法
  无谄善调可称扬  发勤精进修施行
  胜妙法欲心尊重  损弃身命不为难
  修佛菩提法器成  知已修持常无间
  法界平等无差别  佛调御尊亲所宣
  此菩萨藏正法门  能于菩提善安住
  如其所说广大法  即是诸佛真实财
  为一切法无我门  无相亦复无空相
  无其寿命无作者  亦无戏论无含藏
  于一切法自性中  无生无相本如是
  诸法无成亦无坏  谛观诸法本无相
  善调伏者如教行  随诸教令善修作
  若得见佛自然智  随自境入解脱门
  如其信财及戒财  闻舍惭愧慧等七
  如是圣财无上宝  七法圆成用无尽
  闻其法藏广施门  善调心意皆随顺
  于诸善友常亲近  一切善行常修作
  顶重无上大菩提  勤行诸法亦如是
  发生如是胜心已  如渴思饮而无懈
  清水盈满净器中  广大爱乐心献奉

  舍利子。此是菩萨第十发心。由发心已。即于菩萨藏正法勤求修习。亲近承事诸阿阇梨。随诸所作。总略乃至给奉水瓶。由此最胜善根力故。修菩萨行者。得四种法。何等为四。一者如阿阇梨所说。速得一切善法。二者随顺阿阇梨言。三者修行速得成办。四者圆满修行法因。

  复次舍利子。修菩萨行者。生于人间得四种法。何等为四。一者教授多人。一切善法随能安住。二者居岩窟处。得彼多人众皆欢喜。三者以广大心。于昼夜中多人咸诣。四者无所发起。趣命终已得生天界。

  复次舍利子。修菩萨行者。生于天中得四种法。何等为四。一者得彼天众与最上座。二者一切所向得彼天众观其面相。三者随有所说领受解了。四者时诣帝释天主之处。请决所疑而不诣彼余天众处。天中得彼宫殿受用。舍利子。修菩萨行者。生彼天中得如是等四种之法。若生人中亦得无量百千法门。

  尔时世尊。欲重明斯义。说伽他曰。

  天中得彼高胜座  复得天众常恭信
  一切天众所观詹  如是常闻善说法
  一切所作皆智者  问法帝释无吝心
  殊妙宫殿得彼天  天中没已来人界
  复得人中胜生处  作转轮王统四洲
  人中没已即还生  于彼天中受胜乐
  天界不复经苦受  顶重师尊此为因
  如是四种胜妙门  常得如是广大事
  由起如是无著心  顶奉师尊善所作
  以清净心给水瓶  爱乐尊重常无倦
  又得一切天人龙  所应供养常尊奉
  于彼所生天界中  亦复得其四种法
  云何名为四种法  先所作业悉能知
  积集善行及善因  现生所作常无减
  又复由其善法故  而悉了知生灭处
  现生无动亦能知  是故了知诸法行
  能为诸天广宣说  依法显示及教诲
  广作利喜胜行门  然后还从天界没

  复次舍利子。修菩萨行者。得四种法(此中文标四法只有一二阙其二四梵本元无不可添足)何等为四。一者天中没已来于人间。同禁戒者同分中生。二者生人中已于现生中得五种悲法。何等为五。一者现生得于善法中生。二者现生仪相具足。三者现生净戒圆满。四者现生眷属广多。五者现生于诸众生起慈心观。

  又复当得五种不破坏法。何等为五。一者善友知识常不破坏。二者身不速坏。三者富乐受用常不破坏。四者所发菩提心坚不能坏。五者于饥馑时法乐丰熟。

  又复当得五种希有之法。何等为五。一者以空瓶器置于一处。自然有其清净水满。水中盈积诸妙珍宝。二者渴须水时自然有其八功德水出现于前。三者身中离诸灾难。所谓若毒若刀若火若水若饮伏威光若吞啖怖畏。四者若值刀兵劫时。疾疫劫时。饥馑劫时。火灾劫时。水灾劫时。风灾劫时。渴乏劫时。灾热劫时。夜叉难时。现生阎浮提中者。即得天界中生受诸快乐。所受妙乐如金刚嬉戏。此是希有之法。

  • 上一部:乾隆大藏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四十卷(第一卷~第十卷)
  • 下一部:乾隆大藏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四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卷)
  • 乾隆大藏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